
[proud loneliness] 特立高耸
孤高特立
(1).孤立高耸。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北城上有 齐斗楼 ,超出群榭,孤高特立。” 唐 岑参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诗:“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唐 黄滔 《壶公山》诗:“八面峯峦秀,孤高可偶然。” 宋 范成大 《望海亭赋》:“浩荡轩豁,孤高伶俜;腾驾碧寥,指麾沧溟。”
(2).孤特高洁;孤傲自许。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古傍 苏 李 ,气夺 曹 刘 ,掩 颜 谢 之孤高,杂 徐 庾 之流丽。” 宋 苏轼 《赵既见和复次韵答之》:“先生未出禁酒国,诗话孤高常近谤。” 明 吴承恩 《围棋歌赠鲍景远》:“愿尔逢人权进着,世界万事忌孤高。” 鲁迅 《呐喊·端午节》:“至于有人疑心他孤高,那可也不过是一种误解罢了。”
“孤高”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词汇,既可用于形容物体形态,也可描述人的品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需结合语境判断褒贬。例如形容文人“孤高自诩”时多含批判(),而“残雪皎洁孤高”则偏向赞美()。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上述来源中的文学作品。
《孤高》这个词可以指一个人在精神层面上超脱常人,独立自主,立于世外的状态。孤高的人通常不受他人影响,坚守自己的原则,追求自己的理想。
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宀”和“高”,“宀”表示“宅基”,意味着与家有关,而“高”表示“高大”,所以可以理解为在一个高处独自居住。它的笔画数为12。
《孤高》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水浒传》中的“英雄行孤高”。在这个故事中,英雄人物林冲表现出超人的智勇与正直,在众人之中独树一帜,展示了他的孤高之处。
在繁体字中,“孤高”用繁体“孤”(獨)和“高”(高)来表示,同样传达着独立高尚的意义。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孤的上部写作“狐”,表示独自一人,下部是“古”,表示孤独;高的上部写作“敖”,表示高远,下部是“口”,表示人。所以,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孤高的字形相对简单。
一些关于孤高的例句包括:
1. 他的创新思维与勇气使他在行业中独树一帜,孤高而伟大。
2. 她拥有独立自主的个性,对流行趋势不为所动,孤高而不可阻挡。
一些与孤高相关的词汇包括:
组词:孤立、高尚、孤独。
近义词:孤僻、孤立、独行。
反义词:合群、随众、依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