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不计其数;极多。《水浒传》第十六回:“我在 东京 太师府里做嬭公时,门下官军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何典》第二回:“那四面八方来看戏的野鬼,无千无万,几乎把一片势利场都挤满了。”亦作“ 无千待万 ”。 明 徐渭 《女状元》第三出:“ 黄科 纔听老爷分付,就狠跑到法场里。去看的无千待万,都説屈的多。”
“无千无万”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数量极多,无法以“千”“万”为单位计算,形容不计其数。
2. 出处与例句
3. 用法特点
4. 近义词
如“成千上万”“无千待万”,均表示数量极多。
5. 补充说明
该成语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古典文学或仿古语境中,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夸张表达的效果。
"无千无万"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没有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形容极为少之意。
拆分部首和笔画:
无(无门):部首为无,笔画数为4。
千(千禧):部首为十,笔画数为3。
万(万物):部首为一,笔画数为3。
来源:
《无千无万》最早可追溯到《庄子·达生》一篇,其中写到"有余不足,无千无万",意思是指事物有多有少,有余就不足,如同没有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那样微小。
繁体:
無千無萬(无千无万)是无千无万的繁体写法,表示相同的意思。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无千无万"的写法为"無千無萬",字形上稍有不同,但意思相同。
例句:
1. 这次签约的机会真的无千无万,我们一定要抓住。
2. 她的勇气无千无万,一直在面对困难中坚持下去。
组词:
1. 无所不知:指知识广博,什么都了解。
2. 万紫千红: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非常繁华。
近义词:
1. 千疮百孔:形容事物破烂不堪,各处破裂。
2. 万念俱灰:形容心灰意懒,毫无希望。
反义词:
1. 有余:表示事物超过一定数量或程度。
2. 万分:表示极为多的程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