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警犭的意思、警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警犭的解释

受过训练﹐能助人作侦捕戒备等事的狗。亦比喻受人豢养而为人做事的人。常含贬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警犬(注:现代汉语中标准写法为“警犬”,“警犭”为异体字或非规范用字),指经过专业训练后协助公安机关执行侦查、缉毒、搜救等任务的犬类动物。该词由“警”(警戒、防备)与“犬”(狗类动物的统称)组合而成,属于合成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警犬特指“受过特殊训练,能帮助人侦查、搜捕、巡逻等的狗”。

核心释义与功能

  1. 侦查辅助:警犬凭借灵敏嗅觉与听觉,可协助追踪嫌疑人、探测毒品或爆炸物。例如公安部警犬技术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警犬参与案件侦破率达17.3%。
  2. 公共安全维护:在大型活动安保、边境巡逻等领域,警犬可快速识别危险物品,中国警察网曾报道警犬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完成300余次安检任务。

历史溯源

警犬的驯养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周礼·秋官》记载“犬人掌犬牲”,但现代警犬制度形成于19世纪末欧洲。中国公安部于1955年正式建立警犬技术专业体系,相关规范收录于《警犬使用管理规定》。

社会价值

警犬被纳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其训练标准受《警犬训练考核规程》(GA/T 1743-2020)约束,体现法律与技术的双重规范性。

网络扩展解释

“警犭”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权威资料归纳如下:

一、基本含义
该词由“警”(警惕)和“犭”(犬的旧字形)组成,字面指犬吠声,比喻通过某种信号或现象发出警示,使人提高警觉。

二、字词解析

三、使用场景

  1. 事件预警:如社会突发事件中媒体报道用“警犭”呼吁公众注意防范;
  2. 行为提醒:形容他人言行中隐含的告诫,例如“他的发言犹如警犭,提醒我们不可冒进”;
  3. 文学表达:常见于文章或演讲中,增强警示效果的修辞手法。

四、来源背景
该成语源于古代犬类守护家园、吠叫示警的习性,后逐渐演变为对各类警示现象的概括性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

哀悲爱国统一战线阿片百媚拔了萝卜地皮宽冰封不淫岑蔚缠口汤搀星褫革触抹辍防代斵盗风地体东波斗草耑啓恶沱法兰摓策覆庇榑木黼衣觥羊贯矢簋簠过五关斩六将红扑扑燋杀徼怨拒抗钧眷闿悦康宁看相离题太远卖淫弄斧班门趫捷绮幔清鉴鹊巢鸠占羣学染逮烧鍊赊卖升资霜颅雪颔孰食堂筵歪歪搭搭萎餧文贩握符无失霞光万道象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