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榷管的意思、榷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榷管的解释

亦作“ 榷筦 ”。谓对盐铁等物实行专管专卖。《汉书·车千秋传》:“ 桑弘羊 为御史大夫八年。自以为国家兴榷筦之利。” 颜师古 注:“榷谓专其利使入官也,筦即管字也。” 唐 白居易 《代喻淮西书》:“夫 李錡 据 吴 楚 之雄,兼榷管之利。” 章炳麟 《记政闻社员大会之破坏状》:“以言榷筦, 中国 盐政秉于官而校之商,然私贩者猥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榷管,作为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的重要术语,其核心含义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对某些特定商品(如盐、铁、酒等)实行垄断性经营和管制的制度。具体释义如下:

一、字义分解与合成词义

  1. 榷(què):
    • 本义指独木桥,引申为专利、专卖、垄断。《说文解字》段玉裁注:“榷,水榷横木所以渡者也…引申之,谓专略利也。”意指国家独占某项利益,禁止私人经营。
    • 在历史语境中,“榷”特指国家实施的专卖制度,如“榷盐”(盐专卖)、“榷酒”(酒专卖)、“榷茶”(茶专卖)。
  2. 管(guǎn):
    • 本义指一种竹制乐器,引申为管理、掌管、控制。《说文解字》:“管,如篪,六孔。”后广泛用于表示对事物或事务的掌控。
    • 在经济制度中,“管”强调国家对特定商品流通、生产、销售的管制和掌控。
  3. 榷管(què guǎn):
    • 合成词义:指国家运用行政权力,对某些关乎国计民生或利润丰厚的商品实施垄断性经营和强制性管理的制度。其核心是国家独占经营权,排除私人竞争,并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如盐铁使)进行管理,以达到增加财政收入、控制经济命脉或稳定市场的目的。

二、历史背景与具体应用 榷管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尤以盐铁专卖最为典型和重要:

三、制度特点

  1. 国家垄断性:国家是特定商品的唯一合法经营者或最终控制者,禁止或严格限制私人参与。
  2. 行政强制性:依靠国家权力和法律强制推行,设立专门机构管理。
  3. 财政目的性:主要目的是增加国库收入。
  4. 范围特定性:主要针对需求刚性、利润丰厚或具有战略意义的商品。

四、古籍文献例证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榷管”是一个历史性词汇,主要指中国古代对特定物资实行国家专营专卖的政策。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指对盐、铁等重要物资实行国家垄断经营,禁止私人买卖,以确保财政收入。该词由“榷”(专营专卖)和“管”(管理)组合而成。

  2. 历史背景

    • 汉代起推行“榷管”制度,如《汉书·车千秋传》记载,御史大夫桑弘羊曾主张“兴榷筦之利”,将盐铁专营作为国家财政核心手段。
    • 唐代白居易《代喻淮西书》提到地方势力李錡“兼榷管之利”,反映专营制度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3. 词形变体
    可写作“榷筦”(“筦”为“管”的古字),如颜师古注《汉书》时强调“筦即管字也”。

应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描述古代经济政策,现代语境中较少使用,但可借喻国家对特定资源的集中管控。

别人正在浏览...

爱八哥儿白夾白徒八戒拌娇半路夫妻辩灋婢使藏光诚说持时触蹶初民触目警心赐沾黛壑第六感觉读书三到杜司勋访兆风痴抚辖蛤棃红顶子宏构鸿绪坏坐怙侈祸福相生交便交侵儆急可人拉面凉草两潘料谷理诉龙颔麦饭豆羹毛犊貌喏迷人眼目末代孙内外有别配房评议琼林苑日冠入务沙岛杀一警百市铺爽慧提齁脱除相兼乡井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