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伤叹的意思、伤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伤叹的解释

见“ 伤叹 ”。


亦作“ 伤嘆 ”。悲伤感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洪 不屈, 绍 杀 洪 ,邑人 陈容 为丞,谓曰:‘寧与 臧洪 同日死,不与将军同日生。’ 绍 又杀之,士为伤叹。” 隋炀帝 《答智顗蒋州事书》:“僧众无依,实可伤叹。” 唐 白行简 《李娃传》:“父弃之而去。其师命相狎暱者阴随之,归告同党,共加伤叹。” 明 张纶 《林泉随笔》:“若 昭君 者,虽一时不遇,而千载之下,莫不歌咏而伤嘆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伤叹(shāng tàn)是汉语中的一个复合动词,指因悲伤、惋惜或感慨而发出的叹息,多用于表达对人事变迁、境遇不顺或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情绪。以下从释义、源流、用法等角度详细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悲伤叹息

    指因内心伤感而发出的叹息,强调情绪的低落与无奈。

    例: “闻此噩耗,众人无不伤叹。”

    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2. 感慨惋惜

    常用于对逝去时光、理想未竟或美好事物凋零的慨叹。

    例: “睹物思人,徒增伤叹。”

    来源: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二、词源与古典用例


三、现代用法与语境

  1. 书面语与文学表达

    现代汉语中多用于书面语,尤在散文、小说中渲染悲情氛围。

    例: “他望着荒废的故园,只剩一片伤叹。”

  2. 近义辨析

    • “哀叹”:侧重悲痛,程度更深(如“哀叹命运不公”)。
    • “慨叹”:强调感慨,未必含悲伤(如“慨叹时光飞逝”)。
    • “伤叹”:介于二者之间,兼具伤感与惋惜。

      来源: 《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朱景松主编,语文出版社,2009年。


四、权威文献参考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4.
  3. 刘义庆.《世说新语》. 中华书局, 2011(点校本).

(注:因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在线词典链接,以上来源均采用纸质权威文献,确保释义的学术可靠性。)

网络扩展解释

“伤叹”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析:

一、基本含义

“伤叹”由“伤”与“叹”组合而成,表示因悲伤或感慨而发出的叹息,常用于表达对不幸遭遇、遗憾之事的深切哀痛与无奈。


二、结构与用法

  1. 字义分解

    • 伤(shāng):指身体或情感的损害,如“受伤”“伤感”;
    • 叹(tàn):指因情绪波动(如悲、喜、感慨)发出的声音,如“叹息”“赞叹”。
      二字结合后,强化了情感上的悲痛与感慨。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或口语中,描述因他人遭遇、自身境况或社会现象引发的强烈情感反应。例如:

    • “听闻灾民流离失所,众人无不伤叹。”
    • 古典文献中常见于表达对悲剧事件的感慨,如《水经注》记载“士为伤叹”。

三、历史出处与例句

该词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描述义士被杀后旁人的悲愤;唐代白行简《李娃传》中亦用“共加伤叹”刻画角色对悲剧的共情。隋炀帝文书中曾以“实可伤叹”表达对僧人困境的同情,进一步体现其情感深度。


四、近义词与关联词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例句或用法分析,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板学保外执行髲子博齿惭怍草台班草头露策第憧憧扰扰楚謡丛祠嫡子断配皋原钩裂鹳鹊楼归着毫无疑义虹丝翚甍彗齐悔志溷轩牋草交恶嘉事戒约解閲惊瞩金印积重不反窭数埳蛙苦脸两重马背船唇妙门怕不破结切循曲从雀金泥驲马善与人交稍割牛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省选慎重其事守境庶产退静惋悒韦驮榅桲无缝物估向阑向上相生相成闲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