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龙的意思、五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龙的解释

(1).远古传说中的五个部落首领。《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五龙 比翼, 人皇 九头。” 李善 注引《春秋命历序》:“ 皇伯 、 皇仲 、 皇叔 、 皇季 、 皇少 ,五姓同期,俱驾龙,号曰五龙。”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二》:“ 祝融氏 为 火帝 ,君南岳; 五龙氏 乘云登仙。”

(2).古代传说中五个人面龙身的仙人,道教称为五行神。《鬼谷子·本经阴符》:“盛神法五龙。” 陶宏景 注:“五龙,五行之龙也。”《文选·郭璞〈游仙诗〉》:“奇龄迈五龙,千岁方婴孩。” 李善 注引《遁甲开山图》 荣氏 解:“五龙,皇后君也,昆弟五人,皆人面而龙身。长曰 角龙 ,木仙也。次曰 徵龙 ,火仙也。次曰 商龙 ,金仙也。次曰 羽龙 ,水仙也。次曰 宫龙 ,土仙也。”亦谓五龙的法术。 唐 李邕 《叶有道碑》:“专精五龙,遍游群岳。”

(3).誉称同时以才名著闻的五人。(1)指 汉 公沙穆 五子。 晋 陶潜 《集圣贤群辅录下》“ 公沙绍 字 子起 , 绍 弟 孚 字 允慈 , 孚 弟 恪 字 允让 , 恪 弟 逵 字 义则 , 逵 弟 樊 字 义起 ,右 北海 公沙穆 之五子,并有令名,京师号为 公沙 五龙。”(2)指 晋 索靖 、 氾衷 、 张甝 、 索紾 、 索永 五人。《晋书·索靖传》:“ 靖 少有逸羣之量,与乡人 氾衷 、 张甝 、 索紾 、 索永 俱诣太学,驰名海内,号称 敦煌 五龙。”(3)指 南朝 齐 张岱 兄弟五人。《南齐书·张岱传》:“ 岱 少与兄太子中书舍人 寅 、 新安 太守 镜 、征北将军 永 、弟 广州 刺史 辨 ,俱知名,谓之 张氏 五龙。”(4)指十六国 前凉 辛攀 兄弟五人。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若夫 于公 之宅,駟马高驱, 辛氏 之门,五龙齐驾。” 宋 王应麟 《小学紺珠·氏族·五龙》:“ 凉 辛攀 ,兄 鉴 、 旷 ,弟 寳 、 迅 。”(5)指 宋 窦仪 兄弟五人。《宋史·窦仪传》:“ 仪 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 儼 侃 偁 僖 ,皆相继登科……当时号为 竇氏 五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龙"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释义可分为三类:

一、神话象征体系

古代将五方神兽青龙拟象化,形成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的龙神体系,见于《文选·张衡〈东京赋〉》"五龙九旒"注引《遁甲开山图》。在星象学中,《晋书·天文志》记载"五龙星座"是东方苍龙七宿中的星官组合。

二、历史人物代称

特指五代后周时期的符氏家族,《新五代史》记载符存审及其四子皆封王爵,时人并称"符氏五龙",此典常见于家谱文献。另《华阳国志》载蜀汉时期秦宓将蜀地五位贤士比作"五星五龙"。

三、地理与医学术语

山西五龙庙、四川五龙山等地名源自山脉形似五龙盘踞的地貌特征。中医古籍《脉经》提出"五龙脉"概念,指代人体经络系统中的特殊脉象组合。

网络扩展解释

“五龙”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含义,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神话传说中的部落首领

远古传说中,“五龙”指五个部落首领,名为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他们共同治理天下,乘坐五条飞龙巡视四方,推行无为而治。

二、道教五行神

道教将“五龙”视为五行神,即五个人面龙身的仙人,分别对应五行属性:

三、才子群体的誉称

历史上,“五龙”常用于赞誉同时期五位才子,例如:

  1. 汉代公沙穆的五个儿子;
  2. 晋代敦煌的索靖、氾衷、张甝、索紾、索永;
  3. 南朝齐张岱兄弟五人。

补充说明

部分文献(如)提到“五龙”也指五行对应的五色龙:青龙、赤龙、黄龙、白龙、黑龙,但此说与其他解释可能存在文化背景差异,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以上内容综合了权威典籍和史学考据,如需进一步探讨具体案例,可查阅相关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没笨鸟先飞禅锡沉凝陈正字稠众传点储备粮打甏倒垂墆霓对翫发檗匪止風操風婆婆粉侯格令工业电视管夫人坏植散羣觟矢花线帍裱诲谷会钱护免疆圻禁不得郡庭窥拟猎手灵宗留班卤掠轮崇麦城邈掠鸟迹书攀引破巢嵌岩慊然覃鬯轻蚁绻结三节羶肉绳文诗什搜逻檀郎谢女天语完就违别未成年人无封五觳梧子小喽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