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倒垂的意思、倒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倒垂的解释

(1).指物体倒悬着垂下。 北周 庾信 《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月悬唯返照,莲开长倒垂。” 唐 柳宗元 《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连山倒垂,万象在下,浮空泛景,荡若无外。”

(2).指人头朝下脚朝上地被倒挂,比喻处境极其困苦危急。 宋 司马光 《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朝廷当此之际,解兆民倒垂之急,救国家累卵之危,岂暇必俟三年然后改之哉!” 宋 岳飞 《谢讲和赦表》:“图暂安而解倒垂,犹之可也;顾长虑而尊中国,岂其然乎!”

(3).倒挂着下缒。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黄连花》:“其一枝生絶壁间,募人悬絙倒垂取之,重至三两。”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倒垂”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物体倒悬垂下
    指物体头朝下悬挂或自然下垂的状态。例如古诗中描述的“莲开长倒垂”,或柳宗元笔下“连山倒垂,万象在下”的景观。

  2. 比喻处境危急
    引申为形容人处于极其困苦、危急的境地,如“解兆民倒垂之急”(司马光语)。

  3. 倒挂着下缒
    指通过倒挂的方式向下垂落,常见于古籍中对特殊动作或自然现象的描述。


二、使用场景


三、古诗文例句

  1. 北周·庾信:“月悬唯返照,莲开长倒垂。”
  2. 唐·柳宗元:“连山倒垂,万象在下,浮空泛景,荡若无外。”
  3. 宋·司马光:“解兆民倒垂之急,救国家累卵之危。”

(以上例句综合自)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引用或现代用法案例,可参考、6、7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倒垂: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某物或某人悬挂或垂下来。它可以形容物体或人体在垂直方向上的状态或动作。 部首和笔画:倒垂这个词的部首是“土”,它的笔画数是10。 来源:倒垂这个词来自于汉语词汇中,是由“倒”和“垂”两个字组成的,通过结合这两个字的意义而形成了新的含义。 繁体:倒垂这个词在繁体中的写法是「倒垂」。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倒垂这个词的写法是相同的。 例句:他倒垂在树枝上观察动物。他的头发倒垂在他的肩膀上。 组词:倒垂可以组成一些相关的词汇,如倒垂线、倒垂藤等。 近义词:倒垂的近义词有悬挂、垂吊、垂直等。 反义词:倒垂的反义词有直立、竖立、挺立等。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到您。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追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