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凶猛强悍。 宋 苏轼 《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 軾 备员偏州,民事甚简,但风俗武悍,特好强刼,加以比岁荐饥,椎剽之姦,殆无虚日。”《金史·循吏传·赵鉴》:“ 原州 守将武悍自用,以 鑑 年少易之, 鑑 发其奸,守将坐免,郡县闻风无敢犯者。”
"武悍"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合成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通常不作为独立词条收录。其含义需拆解为"武"与"悍"二字的本义及引申义进行综合理解,主要形容勇猛刚强、带有武力特质的性格或行为状态。以下是详细解析:
武
《汉语大词典》:"武"含"勇猛;猛烈"义项(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6卷,第108页)。
悍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悍"释义为"勇猛;强悍"(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543页)。
明代《兵略·选士》:"择武悍之士为先锋",指挑选勇猛强悍的士兵(《中国兵书集成》第15册,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
词语 | 侧重点 | 情感色彩 |
---|---|---|
武悍 | 武力+刚烈 | 中性偏褒义 |
骁勇 | 矫健善战 | 褒义 |
凶悍 | 凶狠野蛮 | 贬义 |
语言学研究表明,"武悍"属文言遗存词,现代汉语中多被"彪悍""勇悍"替代。其构词法符合"同义复词"规律(如"刚强""勇猛"),通过近义字叠加强化语义(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第320页)。
"武悍"是形容勇猛刚强、带有武力特质的复合词,需结合历史语境理解。现代使用较少,常见于古典文献或特定修辞场景。
“武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wǔ hàn,属于形容词。其核心含义是凶猛强悍,通常用来形容人或群体的性格、行为或气质。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汉语词汇的演变,可参考权威词典或历史语料库。
便意踣蹶吃不克化侈阔锉荐达度大汶口文化倒失定据豆瓣夫妻反目府佐个旧鲠急骨革贵际衡荜谎汉寰土火迫酇侯祸烖谫才舰艇警厉浸礼金巵窘蠢九家吉语孔门困折老父六市名城明月珠抛乡离井评功皮牙孜铅泪遣释奇谲擎戴青丹青荷求索屈事三黜神变月涉閲硕量鼠穴蒜黄锁连桃李之馈颓闹退恧晚节不终微微了了无可言状无空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