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到了晚年不能保持节操。《明史·于孔兼传》:“疏论都御史 吴时来 晚节不终,不当諡忠恪。”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 云 贵 总督 杨应璩 ,字 秋水 ,有贤名。入相后以 缅甸 僨事,致晚节不终。”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
“晚节不终”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到晚年未能保持原有的节操或品行,含贬义。以下为详细解释:
该成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善始善终”的重视,尤其强调晚年作为人生终章的象征意义。若晚年失节,则可能否定其一生功绩,体现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的终身性要求。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或造句,可参考《明史》《随园诗话》等原著或权威词典释义。
晚节不终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晚年的操行延续到最后,表现出的品德和道德观念非常高尚。这个成语由三个字组成,分别是晚、节、不、终。
晚节不终的部首和笔画分别为:
晚:由日字旁和一字旁组成,总笔画数为12。
节:由艹字头和少字底组成,总笔画数为6。
不:为单独一个字,总笔画数为4。
终:由纟字旁和冬字底组成,总笔画数为8。
晚节不终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吕氏春秋·进贤》一书中。《晋书·郗超传》中也有类似的描述。繁体字为晩節不終。
在古时候,晚节不终的写法可以有一些变化。比如,晚字的古代写法为晚,不字的古代写法为毕,终字的古代写法为終。这些变化是由于汉字的发展演变而产生的。
以下是一些例句,用来解释晚节不终这个成语的意思:
1. 他一生以高尚的品德和真诚的行为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可见他晚节不终。
2. 尽管年事已高,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原则,可谓晚节不终。
3. 这位老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旧处处以德为先,展现出了晚节不终的气质。
一些与晚节不终相关的词语包括:晚年、操行、品德、高尚、道德观念。
晚节不终的近义词可以是:晚年有所为、晚年仍德、晚年德行。
晚节不终的反义词可以是:早衰、早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