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交修的意思、交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交修的解释

《书·说命下》:“尔交修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 孔 传:“交,非一之义。” 孔颖达 疏:“令其交更修治己也。”后用为天子要求臣下匡助之词。 宋 王安石 《批答文武百寮曾公亮已下上尊号第一表不允》:“朕以薄德,嗣膺基绪,继天理物,常惧弗任。方赖交修,以熙众治。”《明史·杨士奇传》:“兹创制‘杨贞一印’赐卿,尚克交修,以成明良之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交修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释义

    “交修”指双方相互劝诫、共同修习的行为。《尚书·说命》中记载商王武丁与贤臣傅说的对话:“惟后非贤不乂,惟贤非后不食……交修罔遗”,此处强调君臣互相规劝以治国,体现古代政治伦理中的协作关系。

  2. 典源解析

    该词源自先秦典籍,本义为“交替整治”。《尚书》孔传注:“交,更也。言更修治”,后引申为双向的道德修养或职责履行。如宋代陆游《谢台谏启》云:“交修一德之粹”,即指士大夫间相互砥砺德行。

  3. 引申用法

    在文学语境中,“交修”可扩展为事物交互影响的状态。清代黄宗羲《明儒学案》描述学术传承时称“师友交修之功”,指学者通过交流切磋提升学问,反映传统教育中的互动模式。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研究或哲学讨论,强调双向性关系。

引用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交修”一词源自《尚书·说命下》,原指君主对臣子的要求,后演化为“互相匡助、共同修治”之意。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词源与基本含义
    出自《尚书·说命下》:“尔交修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其中“交”意为“交互、共同”,“修”指“修治、完善”。孔颖达疏注为“令其交更修治己也”,即君主希望臣子共同辅助自己治理国家。

  2. 古代用法
    主要用于君臣关系语境,强调君主对臣子的依赖与协作。如明代《明史·杨士奇传》提及“尚克交修,以成明良之誉”,体现君臣合力治国的理念。

  3. 后世引申
    宋代王安石在奏表中用“方赖交修,以熙众治”,将词义扩展至君臣共同推动社会安定繁荣的层面。

  4. 现代语境中的变化
    现代汉语中,“交修”的古典含义已较少使用,但可引申为“提交并修改”的动作,如学术场景中“交草稿后再交修改稿”。需注意这与古义的关联较弱。

  5. 字义分解

    • 交:表交互、共同(如“交流”“交错”)。
    • 修:表治理、完善(如“修治”“修订”)。

“交修”的核心意义在于“协作治理”,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古典或现代引申义。

别人正在浏览...

昂藏暴敖犇遯博鬻补牙豺羽超颖呈明澄源正本澹味断菑督脉二旬九食改柯易节伉浪光棍一条官纸还归号訴喉塞音回面诙言混天撩日简阔贱视记别惊气隽蔚来嚼铁朗诣量才而为两眼黑料理灵会零用账贸货梅派磨不开鸟眼绫泥水木作迁军前阵七宝舆寝牀清禁钟轻新扰叛瑞历赏劳沙吒审正虱虮十事疏烟腾名铜币通幔推纠香油馃子西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