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无甔石。 宋 苏辙 《送李钧郎中》诗:“东南乞麾尚可得,白首谁念家无甔。”
“无甔”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释义
“无甔”指没有储粮的容器,常引申为极度贫穷、家无余粮的状态。其中“甔”字原指古代一种陶制容器(如瓮、罐),用于储存粮食,因此“无甔”字面即表示缺乏储存粮食的器具。
文学引用
该词多见于古典诗文。例如宋代苏辙《送李钧郎中》中写道:“白首谁念家无甔”,以“无甔”形容家中贫寒、无粮可存的困境。另一句“储无甔石是英雄”则通过反讽手法,表达安贫乐道的精神。
近义关联
“无甔”与“无甔石”同义,均表示贫穷匮乏。古代常用“甔石”作为计量单位(如十斗为一石,二石为一甔),因此“无甔石”更强调储粮的极度短缺。
使用注意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属于文言词汇,常见于古籍或特定文学创作中。如需深入理解,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并参考《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
由于搜索结果权威性有限,以上解释综合了的诗词例证及词义关联,若需严谨考证,可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注疏。
无甔(wú nài)是一个汉字词语,多音多义。它的部首是“无”和“甘”,总共有15个笔画。
无:又是无的部首,有4个笔画。
甘:又是甘的部首,有5个笔画。
“无甔”一词的来源尚无确切的解释。在古代文献中,可以找到一些相关的记载,如《尔雅·释言》中称之为“无甔”。
无甔的繁体字为「無甔」。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区别,而无甔也不例外。然而,关于无甔古时候的汉字写法目前没有详细的资料。
1. 他的勤奋无甔,一直在努力追求进步。
2. 善良是无甔的品质,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
3. 这个问题无甔解答,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无辜、无私、无所不能、无能为力、无条件、无欲无求。
无缺、无瑕、无匮、无畏、无欠。
有甔、有意、有能力、有条件、有缺陷。
八虞边垂閟奥不定操扯超鞚舂市道尽涂殚大我斗鸡台对白独门儿覆敦公园寒烬花蹄甲马脚气焦圈儿郊畤介子推踁跗搢曶金盐开旷考省坤牛览物联曹练衣龙蛇蟠乱打鸾降罗括买山钱埋声晦迹杪黍女萝鉟销清都穷雉鹊舌礽孙日以为常三术山巢山西梆子少御审定神拳淑旗送卷头湉湉僮客通脱枉自吴激吴台详覆贤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