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送卷头的意思、送卷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送卷头的解释

科举考试中一种舞弊行为。 清 代参加殿试的进士,抄录预拟策首的文句,送交有关阅卷大臣,以图赏识,并俾便识别,谓之“送卷头”,以诗送览者称“送诗篇”。 清 赵翼 《簷曝杂记·殿试送卷头》:“殿试前,有才之士例须奔竞,以所拟对策首三十餘行,先缮写送诸公之门。卷内有当切题处固不能预拟,而颂圣数语则不拘何题皆可通用也。谓之‘送卷头’。延揽者即以是默识之。”《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转眼復试朝考已过,紧接着殿试……怎奈老爷是个走方步的人,凡那些送字样子、送诗篇儿这些门路皆不晓得去作;自己又年届五旬,那殿试卷子作的虽然议论恢宏,写的却不能精神饱满,因此点了一个三甲。”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送卷头”是清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舞弊行为,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1. 基本定义
    指参加殿试的进士在考试前,预先抄录自己撰写的策论文章开头部分(约三十余行),私下送给阅卷大臣,以便对方识别自己的卷面并给予赏识。这种行为也被称为“送字様子”()。

  2. 操作方式与目的

    • 考生将策论开头的颂圣语句(即歌颂皇帝的固定套话)提前展示给阅卷官,因为这类内容可适用于任何题目()。
    • 阅卷大臣通过“卷头”暗中标记考生身份,便于后续评分时特殊关照()。
  3. 相关延伸行为
    若考生以诗歌形式向阅卷官示好,则称为“送诗篇”,与“送卷头”同为科场潜规则()。

  4. 现代语境需注意
    需注意,提到该词被解释为“学生考前互相祝福”,但此说法与历史原意不符,可能是现代对词语的误读或引申,建议优先参考权威古籍释义()。

该词原为科举舞弊术语,现代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避免与字面含义混淆。

网络扩展解释二

送卷头的意思

《送卷头》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文章或作品的起始部分。它表示将写好的卷头(文章标题)送给读者或评审。

拆分部首和笔画

成语《送卷头》的拆分部首为「衤」、「卩」,共有9个笔画。

来源

《送卷头》的出处可以追溯至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所写的《警世通言》一书中,其中一则故事中有人送赠他人的题词(即卷头)并表达了其对读者的关切。

繁体

「送卷頭」为《送卷头》的繁体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送卷头」这个成语的汉字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仍为「送卷头」。

例句

她在写作比赛中以童真的《送卷头》摘得了第一名。

组词

- 唱头:表演或演唱作品的开头部分。
- 报头:报纸或文章的开头部分。
- 话头:谈话或对话的开头部分。

近义词

起始、开头、开篇、开端等。

反义词

结尾、结尾部分、收尾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