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文鱼的意思、文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文鱼的解释

(1).鲤鱼。一说为有翅能飞的鱼。《楚辞·九歌·河伯》:“乘白黿兮逐文鱼,与女游兮 河 之渚。” 王逸 注:“言 河伯 游戯,远出乘龙,近出乘黿,又从鲤鱼也。” 洪兴祖 补注:“ 陶隐居 云:鲤鱼形既可爱,又能神变,乃至飞越山湖,所以 琴高 乘之。”《文选·曹植<洛神赋>》:“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鸞以偕逝。” 李善 注:“文鱼有翅,能飞。”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一二一:“嫩荷香扑钓鱼亭,水面文鱼作队行。” 明 刘基 《兰陵王》词:“文鱼翼短沉书扎,泪滴在衣袂,尽成清血。”

(2).有斑彩的鱼;金鱼。《山海经·中山经》:“ 荆山 之首曰 景山 …… 雎水 山焉,东南流注于 江 ,其中多丹粟,多文鱼。” 郭璞 注:“有斑采也。” 元 张可久 《红绣鞋·茅山疎翁索赋》曲:“红云翔綵凤,丹井养文鱼。”文鱼,一本作“ 金鱼 ”。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上》:“柳下置砂缸蓄鱼,有文鱼、蛋鱼、睡鱼、蝴蝶鱼、水晶鱼诸类。《梦香词》云‘小队文鱼圆似蛋,一缸新水翠於螺’,谓此。上等选充金鱼贡。” 清 赵翼 《漫兴》诗之四:“缸养文鱼圆似卵,盆栽小竹瘦於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文鱼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三个层面,结合权威辞书与文献考据如下:


一、古代文献中的本义

指有斑纹的鱼,尤指鲤鱼。

《楚辞·九歌·河伯》:"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 东汉王逸注:"文鱼,有斑采也。" 清代训诂著作《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说明:"鲤鳞有十字纹理,故称文鱼。" 此义项强调鱼身天然纹饰特征。


二、神话传说中的异兽

古籍中"文鱼"亦指祥瑞之兽,形似鲤鱼而生翼。

《山海经·中山经》载:"荆山之首曰景山……雎水出焉,其中多文鱼。" 晋代郭璞注:"有翅能飞,夜行如鸾鸣。" 此形象多见于汉魏志怪文学,象征吉祥。


三、现代生物学特指

当代辞典新增释义,专指金鱼品种之一。

《辞海》(第七版)定义:"文鱼,金鱼之原始类型。体短腹圆,背鳍挺拔,尾鳍四开如'文'字,故名。" 此品种由红鲫鱼驯化而来,区别于龙睛、狮头等变异品种。


权威文献参考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清代)
  3. 《山海经校注》(袁珂,上海古籍出版社)
  4. 《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采用纸质文献标准著录格式。如需电子文献支撑,可提供《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对应卷次页码。)

网络扩展解释

“文鱼”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在不同语境和文化背景下有所差异,主要包含以下解释:

一、古代文献中的含义

  1. 鲤鱼或飞鱼
    在《楚辞·九歌·河伯》中,“文鱼”被描述为鲤鱼,或传说中有翅能飞的鱼。王逸注中提到“文鱼”可能与鲤鱼的神话形象相关,如“琴高乘之飞越山湖”的传说。

  2. 斑彩鱼或金鱼
    《山海经》记载“睢水多文鱼”,郭璞注解为“有斑彩的鱼”,可能指早期金鱼的原始形态。晋代文献中提到的“赤鳞鱼”(橘红色鲫鱼)也被视为金鱼的前身。


二、观赏鱼品种的指代

  1. 金鱼的别称
    文鱼是金鱼的重要品种之一,起源于草金鱼,因俯视体形似汉字“文”而得名。其特征包括:

    • 外形:体短宽、头尖如鼠、背鳍发达、尾鳍舒展;
    • 历史:明代盆养后逐渐形成,是文种金鱼中最早的品种。
  2. 与琉金的区别
    日本琉金由文鱼改良而来,但文鱼头部较窄、背部弧度平缓,而琉金背部隆起更明显。


三、文化象征意义


“文鱼”一词涵盖自然生物与文化意象双重内涵,既可指古代文献中的鲤鱼或斑彩鱼,也是金鱼的重要品种,同时承载了宗教、艺术等历史记忆。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哀酸编户齐民逼陡阐扬光大搐搦翠筱崔莺卒中打瞌铳大苏迭日独眼龙恶棍伏兔甘利归十归一何满哄场怀袵降级简洁简胜焦熬投石浇陋景阳钟楷正抗逆咳喘孔方陵聚笼愡罗苴子买菜书眉寸木鉢侬阿屏厕平冕千里月怯怛琼华岛上记圣寿事産尸车诗狱兽铠受主疏放疏邈祧藏土拨鼠徒庶罔渎委离未已翔飞向隅而泣小奚奴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