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瓜的意思、窝瓜的详细解释
窝瓜的解释
方言。南瓜。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四:“他种上豆角、茄子、窝瓜、大葱、黄瓜,还有土豆子和向日葵。”
词语分解
- 窝的解释 窝 (窩) ō 禽兽或其他动物的巢穴,喻坏人聚居的地方:窝巢。鸟窝。贼窝。 临时搭成的简陋的小屋:窝棚。窝铺。 喻人体或物体所占的位置:窝子。挪个窝儿。 洼陷的地方:酒窝儿。心窝儿。 弄弯,使曲折:把
- 瓜的解释 瓜 ā 蔓生植物,属葫芦科,果实可食:西瓜。冬瓜。瓜蒂。瓜分(像切瓜一样分割,如“瓜瓜天下”)。瓜葛。瓜代。瓜李(指嫌疑的境地)。瓜子儿。 笔画数:; 部首:瓜;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窝瓜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及详细解析如下:
一、词典释义
-
基本定义
窝瓜是南瓜的俗称,指葫芦科南瓜属(Cucurbita)的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及其果实。其果实多为扁圆形或长圆形,成熟时表皮呈黄色或橙红色,果肉可食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标注“窝瓜”为南瓜的方言称谓,常见于北方地区。
-
词源与方言差异
“窝瓜”源于满语“ᠣᡥᠣ(oho)”的音译,清代传入汉语。在东北、华北等地方言中广泛使用,而南方多称“南瓜”或“番瓜”。据《汉语方言大词典》记载,该词在河北、山东等地沿用至今,体现语言的地域性特征。
二、植物学特征
- 形态:茎蔓生,叶片宽大呈心形,花黄色钟状。果实含丰富淀粉、胡萝卜素及维生素。
- 分类:属南瓜种(Cucurbita moschata),与西葫芦(C. pepo)、笋瓜(C. maxima)为近缘物种。
三、文化与应用
- 食用价值
果肉可煮食、蒸炖或制糕点,种子(南瓜子)为传统零食及药用材料,《本草纲目》载其“补中益气”。
- 文化象征
在民间艺术中,南瓜造型象征丰收;部分文学作品(如老舍《四世同堂》)以“窝瓜”描写市井生活,反映地域文化特色。
权威参考资料: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372页。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12卷,第89页。
- 《中国植物志》,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73(1)卷,第211页。
- 《本草纲目》(校点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28卷,果部。
网络扩展解释
“窝瓜”是汉语中的方言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1.基本词义
窝瓜在北方方言中普遍指代南瓜。南瓜原产于美洲,明代传入中国,现广泛种植于南北各地,属于葫芦科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
2.植物学特征
- 形态:南瓜茎节部易生根,叶片椭圆形或卵圆形,果实外皮凹凸不平,花多为黄色或深橙色。
- 用途:果实可食用(如南瓜饼、南瓜汤),全株可入药,种子(南瓜子)有清热驱虫功效,藤和瓜蒂也有药用价值。
3.方言与文化引用
- 方言使用:常见于东北、华北等地方言,例如周立波小说《暴风骤雨》中提及种植“窝瓜”的场景。
- 游戏文化:在《植物大战僵尸》中,窝瓜被设计为一种可瞬间碾压僵尸的植物道具。
4.其他别称
南瓜在不同地区还有“番瓜”“倭瓜”“饭瓜”等名称。
别人正在浏览...
爱国统一战线柏椁播染薄晚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长痛淳劲淳至丹窦当馆地财丢搭断线哆啰嗹发屋发谪分俵风尘碌碌奋矫改天高架道路桥根蟊哥萨克人功衰钩鐮广场剧观机而动馆授还初护卫舰翦灯井市机械能极珍极左距堙课仿拉拉姑懒版炼臂凌秽离戎流迁蛮做煤汽灯绵蒙明祠母母胖鼓鼓偏挚罄竹难书乞巧节妻息三族勝處随口逃反土宜娃娃五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