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峻政的意思、峻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峻政的解释

苛政。《后汉书·循吏传序》:“故 朱浮 数上諫书,箴切峻政。” 唐 白居易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 光武 责课於公卿,而峻政非美者,非考课之累之也,责之不得其要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峻政,指严苛严厉的政治措施或治理方式,强调统治者或当权者通过强硬、严格的手段来管理国家或民众。该词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常与严刑峻法、高压统治等概念相关联。

详细释义

  1. 核心含义:

    • 峻: 本义指山势高而陡峭,引申为严厉、苛刻、严峻、严酷。在“峻政”中,“峻”取其引申义,强调政策、法令或治理手段的严厉程度。
    • 政: 指政治、政令、治理、管理。
    • 峻政: 两者结合,指严厉苛刻的政治统治或治理方式。它侧重于描述统治者运用严酷的法令、高压的手段来控制和约束民众,以达到其治理目的。
  2. 历史语境与用法:

    • 在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峻政”常用来批评或描述那些实施严刑峻法、赋税沉重、劳役繁苛、压制民意的统治时期或统治者。例如,秦朝的统治常被后世史家描述为“暴政”或“峻政”。
    • 它体现了对统治者过度依赖强制力、忽视仁德教化、不顾民生疾苦的治理方式的否定评价。
    • 常与“宽政”、“仁政”相对立。儒家思想推崇“仁政”,主张以德治国、宽厚待民,反对滥用刑罚和苛捐杂税的“峻政”。
  3. 语义特征:

    • 强制性: 强调依靠国家机器的强制力量(如严苛的法律、刑罚、行政命令)来推行。
    • 严厉性: 政策法令本身规定严格,处罚严厉,缺乏宽容度。
    • 压迫性: 对民众形成较大的压力和负担(如繁重的赋税、劳役),容易导致民怨甚至反抗。
    • 负面评价: 在传统价值观和主流历史叙述中,该词通常带有贬义,代表一种不理想的、不可持续的统治方式。

引用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峻政”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与用法如下:

基本释义


字义分解

  1. 峻(jùn):
    • 本义指山势高而陡峭,如“险峻”“高山峻岭”。
    • 引申为“严厉”,如“严刑峻法”。
  2. 政(zhèng):
    • 指政治、政务,如“治理国家事务”“政府”。
    • 也可表示家庭或团体事务,如“家政”。

古籍例证

  1. 《后汉书·循吏传序》提到:“故朱浮数上谏书,箴切峻政”,意为朱浮多次上书劝谏,指出苛政的危害。
  2. 唐代白居易在《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中批评:“光武责课于公卿,而峻政非美者”,强调苛政并非治国良策。

综合解读

“峻政”一词多用于历史文献中,强调统治者施政过于严苛,常与“仁政”形成对比。例如:


如需进一步探讨相关历史背景或具体文献,可参考《后汉书》、唐代策论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埃堨霭昧安全电压安全系数百不获一哺歠草本潺颜蹴尖笃习方神烦弱繁絃费神鬼门贵戚雇赁姑妈鹤江黄道吉日化身慧捷见米荐枕席叽楞极虑金缕曲救济困乏浪传离旗逻刹蟠钢剑叛人曝昳起躄齐后疟青肤青龙金匮情亲七思八想杞梓连抱散才神骨慎思收买人心爽伤水澒颂灵送落台星堂坳坦朴投笔从戎头顶王舆妄作险猾笑面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