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钓鼇的意思、钓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钓鼇的解释

亦作“ 钓鰲 ”。《列子·汤问》:“﹝ 勃海 之东有五山,﹞而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蹔峙焉。仙圣毒之,诉之於帝。帝恐流於西极,失羣圣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 龙伯之国 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於是 岱舆 、 员嶠 二山流於北极,沉於大海。”后因以“钓鼇”喻抱负远大或举止豪迈。 唐 李白 《悲清秋赋》:“临穷溟以有羡,思钓鼇于沧洲。” 南唐 陈陶 《渡浙江》诗:“静寇思投笔,伤时欲钓鼇。”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 宋景文 有诗曰:‘捫虱须逢英俊士,钓鰲岂在牛蹄湾。’以小物与大为对,而语壮气劲可嘉也。” 张素 《秋风曲》:“钓鰲者谁子,中流闻前叹。”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钓鼇”(diào áo)是一个源自古代神话的典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现多用于比喻志向远大或气魄豪迈。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义来源与典故

该词出自《列子·汤问》:传说渤海东有五座仙山(岱舆、员嶠、方壶、瀛洲、蓬莱),因无根基随潮水漂移。天帝命十五只巨鳌托举仙山,六万年轮换一次。后来龙伯国的巨人“一钓而连六鳌”,导致岱舆、员嶠两山沉入海底。这一典故引申为对非凡气魄的形容。

2.核心含义

3.文化应用

古代诗词中常借此典故抒情言志,例如:

张素《秋风曲》:“钓鰲者谁子,中流闻前叹。”
通过“钓鳌”意象,表达对理想追求者的赞叹。

4.现代使用

如今“钓鼇”一词多见于文学创作或成语引用,强调对远大目标的追求,如形容企业家开拓精神或学者治学抱负。

5.注意事项

总结来看,“钓鼇”不仅承载着神话色彩,更成为中华文化中志向与气魄的象征符号。如需深入探究其文学化用,可参考《列子》原文及相关诗词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钓鼇》这个词是指捕捉和钓取鼇鱼的行为,下面将为您介绍词语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 钓:钅(金部) + 刂(刀割部) + 田 (田字底部);共计8画; - 鼇:鼠(鼠部) + 匍 (匕部);共计15画; 来源: 《钓鼇》一词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鼇鱼。据说,鼇鱼是一种巨大而神奇的海洋生物,在古代人们心目中具有神圣的地位。 繁体: 《钓鼇》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釣鼇」。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鼇」字的写法较为复杂,通常以「鼈」加上「鬱」引申出此意,即「鼇」由「鼈」和「鬱」组成。 例句: 1. 他专门学习了很多关于钓鼇的技巧和知识。 2. 昨天,我们一起出海钓鼇,过程非常刺激。 组词: 与「钓鼇」相关的组词有: - 钓渔:指进行钓鱼的活动; - 钓竿:用于钓鱼的工具,通常由竹子、金属或纺织物制成; - 鼈鱼:古代谓之鼻鱼,与鼇鱼有关; - 鬱鬱:指郁郁不乐,形容心情低落或忧愁。 近义词: - 钓鱼:与钓鼇有着相似的行为,是指用钓具在水中捕鱼的活动。 反义词: - 放生:指将捕捉到的生物放回自然环境中,避免损害生态平衡。 希望以上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