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alendar year]∶历法上的年
(2) [over the years]∶过去多少年
历年的积累
(1).经历的年岁。《孟子·万章上》:“ 禹 之相 舜 也,歷年多,施泽於民久。”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歷年兹多,不可记也。”《南史·宋纪中·文帝论》:“﹝ 文帝 ﹞正位南面,歷年长久。” 明 张居正 《论时政疏》:“自 成祖 以后,歷年之久,未有过於陛下者。”
(2).过去多年;以往各年。《楚辞·远游》:“聊仿佯而逍遥兮,永歷年而无成。”《汉书·刘向传》:“今二府佞讇不当在位,歷年而不去。”《宋书·庾炳之传》:“ 景仁 称疾不朝见者歷年。”《儒林外史》第一回:“你歷年卖诗卖画,我也积聚下三五十两银子,柴米不愁没有。”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一章:“按照历年情况,秋后庄稼一倒, 小契 最快活的节气就算到来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历年汉语 快速查询。
“历年”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时间跨度
指过去多年或以往各年,强调时间积累的长期性和连续性。例如:“历年的积蓄”表示经过多年积累的财富。该用法常见于描述历史、文化、经济等领域的长期变化,如“国家历年发展历程”。
历法概念
指历法上的年,即按日历计算的自然年份,与“跨年”等概念相对。
若需更详细的文献例证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语言学专著。
《历年》一词是指一段时期内经历的各个年份或历史时期。通常用于描述历史事件、考试成绩、出版物等方面的数据或记录。
《历年》的拆分部首是“口”(口字旁)。
它的总笔画数为16画。
《历年》一词的来源较为简单,是由汉字“历”和“年”组成。
而繁体字中的“历年”是“曆年”。
古时候,《历年》的汉字写法没有太大变化,依然是由“历”和“年”两个字组成,只是书写形式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1. 学校保留了五年级学生的《历年考试成绩》。
2. 这本书收集了近十年来的《历年政府工作报告》。
1. 历史
2. 年份
3. 往年
4. 最近几年
5. 近年来
1. 历代
2. 历程
3. 历史
4. 曆
5. 过去的年份
1. 未来年份
2. 本年度
3. 单个年份
4. 当年
5. 近期年份
騃庸抱玉婢妾波峰朝上宠赠初雪丛灌砀骇打失牒啓贩官鬻爵凡界犯证伏脉共聚物宫奇憨跳虹玉侯氏简忽机椷疾厉井然有序金人缄口鸠盘拒绝壳果快志酷待轮流艨艟密宴抛割偏侯剽虏被发缨冠蒱酒漆瞳趋驰屈志三证合一僧庵杉鸡伸歇恃怙嗜爪孠息谈锋碳酸天界通脱木团音土卵吞赃无旧五至相思树湘语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