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食顷的意思、食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食顷的解释

[a moment] 大约吃一顿饭所用的时间,形容较短时间

食顷,帘动,片纸抛落。——《聊斋志异·促织》

详细解释

吃一顿饭的时间。多形容时间很短。《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至 关 ……出如食顷, 秦 追果至 关 。” 宋 叶适 《郑仲酋墓志铭》:“旦出治事,不过食顷,輒闲静终日。”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龙门鲤》:“﹝ 朱大祺 之妻﹞率徒侦之。食顷,逮 李 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食顷是古代汉语中的时间量词,字面意为“吃一顿饭的工夫”,泛指一段较短的时间,约相当于现代的十五分钟至半小时。以下是详细释义与典籍例证:


一、字义解析

  1. 指进食行为。《说文解字》释“食”为“一米也”,本义为聚集米粒成餐,引申为用餐过程。

  2. 原指头倾斜的动作(《说文·匕部》),后假借为时间单位,表短暂片刻。《康熙字典》引《增韵》注:“顷,少时也”。

合成词义:二字组合以日常行为喻指时间跨度,属古人“以事纪时”的典型表达。


二、词典释义


三、古籍用例

  1. 《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至关……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

    译文:孟尝君出关后约一顿饭工夫,追兵即至。此处强调事态转变迅速。

  2. 《聊斋志异·促织》:

    “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译文:片刻后门帘掀动,抛出一张纸片。凸显等待时间之短。


四、时间换算与对比

时间单位 约合现代时长 典籍依据
食顷 15–30分钟 《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考订
须臾 48分钟 《僧祇律》载“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
刻(1/100日) 14.4分钟 汉代铜漏壶计时标准

五、权威文献参考

  1.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
  2. 张玉书. 《康熙字典》. 同文书局, 1716.
  3. 王力. 《王力古汉语字典》. 中华书局, 2000.
  4. 王引之. 《经义述闻》.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5.
  5. 司马迁. 《史记》. 中华书局, 1959.
  6. 蒲松龄. 《聊斋志异》.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7. 丘光明. 《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 文物出版社, 1984.

网络扩展解释

“食顷”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í qǐng,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指吃一顿饭的时间,多用于形容时间较短。例如《聊斋志异·促织》中提到:“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此处指片刻之后帘幕微动,一片纸抛落。

2.出处与用法

3.近义词与结构

4.注意事项

该词属于古汉语常用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时间长短,不同场合下“一顿饭”的实际时长可能有所差异。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史记》《聊斋志异》等古籍原文,或汉典等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扳留宾格曹沈逞应崇习殠恶稻实蹈虚东方星恶剧泛剽废身缚絷覆坠耕叟寡事瓜衍骇然海沿子洪姿互出火场见亮济馋都护寖恶进退狐疑举刺俊赏课役空宇练子嘴麟趾殿六筦六先生落选马百六鸣廉平仲拼盘虔刀迁讹千山万壑青地清集穷尽求亲告友人道主义任命状弱湍色服赡护社鼷双曜疏米硕学通儒特枢条入叶贯顽徒消陨下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