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颤凛的意思、颤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颤凛的解释

因畏惧而颤抖。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八章:“ 石永公 听到那些险恶的风声,曾经每一根汗毛都在颤凛。” 沙汀 《闯关》十六:“他的脸色转青,他的嘴唇不断颤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颤凛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颤"与"凛"两个语素构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颤"指物体振动、发抖,如"颤抖"(商务印书馆,2020),而"凛"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寒冷、严肃之态,如"凛冽"(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12)。二字组合后,"颤凛"可理解为因寒冷或恐惧引发的持续性颤抖状态。

从语义组合规律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指出"凛"字常与自然现象搭配,如"凛风"指刺骨寒风(中华书局,2016)。结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对"颤"的规范读音(语文出版社,2021),该词可能用于描述人在极端天气或紧张情境下的生理反应。现代汉语语料库显示,该词多现于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用以增强场景感染力。

需要注意,《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三版未收录此词条(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建议使用"战栗""寒颤"等规范词汇进行书面表达。若需引用该词,应结合具体语境补充说明,如注明引自某文学作品或方言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

“颤凛”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形容因恐惧或寒冷而引起的颤抖状态。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拼音:chàn lǐn
词义:因畏惧、害怕或寒冷而身体发抖。例如:

二、用法分析

  1. 语境:多用于文学描写,强调因极端情绪(如恐惧、紧张)或生理刺激(如寒冷)引发的颤抖。
  2. 近义词:战栗、发抖、哆嗦。
  3. 反义词:镇定、从容。

三、综合解读

该词由“颤”(颤动)和“凛”(寒冷/严肃)组合而成,兼具生理与心理层面的含义。例如:

四、拓展建议

若需更详细例句或词源考证,可参考《铜墙铁壁》《闯关》等原著,或访问[查字典]()、[爱站小工具]()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按钮薄片卑辞厚币变揭赑屓不举火不斩眼猜斥彩杖筹码戳锅漏茨茅带胁叨据丢尽脸面扶渠负痛蛤粉公乘公会堂古体红袄军红货缰勒娇俏浃洽警伯巾国英雄经摺进难抉面驹驴六萌车马前课门望闹装带内洋盘头氐喷薄劈角儿岂巨祈禳启沃若不山阪山界圣范诗肠束藴松壑同爨通口温陶沃霖雾图五音六律响彻香红宪极小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