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警察。《新民晚报》1985.11.3:“ 乔治梁 打开车门一看,附近没有警伯。”
“警伯”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细微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该词最常见的解释是警察的别称,尤其作为口语化表达使用。例如《新民晚报》1985年的例句中提到“附近没有警伯”,、5、10等中等权威来源也明确指出其指代警察。
构词分析
由“警”(警戒、警惕)和“伯”(长辈/尊称)组成,字面可理解为“具有警觉性的长者”。部分来源(如、3)引申为经验丰富且保持警惕的人,既可指警察、保安等职业人群,也可形容有远见的长辈或领导。
使用场景
常见于口语或文学表达,现代使用频率较低,更多作为特定语境下的代称。例如在新闻报道或对话中替代“警察”以增加语言生动性(如的报刊用例)。
提示:若需更权威的现代汉语词汇解析,建议参考《现代汉语词典》或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相关资料。
《警伯》是一个中国汉字词语,意思是“警备队长”,由“警”和“伯”两个字组成。
《警伯》的部首是“言(讠)”,部首笔画数为2;其中,“警”的拆分部首是“言(讠)”,部首笔画数为2;“伯”的拆分部首是“亻(人)”,部首笔画数为2。
《警伯》一词的来源较为明确,最早见于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形容一个官员所率领的警备队长。这个词同时也有繁体字“警伯”。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警伯》这个词在古时候的写法为“警伯”。
1. 那位警伯带领着警备队迅速行动,击退了暴徒。
2. 市长亲自任命他为警伯,对他的能力和经验信任有加。
与《警伯》相关的组词有:
1. 警察
2. 警务
3. 警车
4. 伯父
5. 伯仲
与《警伯》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警长
2. 警司
3. 警官
4. 警队长
与《警伯》意思相反的词语没有明确的对应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