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本的意思、藁本的详细解释
藁本的解释
[Chinese ligusticum]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Ligusticum sinense ),有中空而直立的茎,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花白色,根状茎呈不规则块状。根和根状茎入中药,有散风寒、止痛等作用
揭车衡兰,稾本射干。——宋· 司马相如《子虚赋》、《集解》引 郭璞注:“稾本,稾茇;射干,十月生,皆香草。
详细解释
(1).香草名。多年生草本。叶呈羽状,夏开白花,果实有锐棱,根紫色,可入药。《管子·地员》:“五臭畴生,莲与蘼芜、藁本、白芷。”《淮南子·氾论训》:“夫乱人者,若芎藭之与藁本也,蛇牀之与麋芜也,此皆相似也。”
(2).著作的底本。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王右军 告誓文,今之所传,即其藁本,不具年月日朔。” 明 宋濂 《题桂隐遗文后》:“ 濂 尝受业公门,见公追念先德,日蒐坠逸,手録成编,此盖其藁本也。” 清 黄宗羲 《与陈介眉庶常书》:“ 王应麟 欲举是科,乃于制度典故,攷索殆遍。今之《玉海》,其藁本也。”
词语分解
- 藁的解释 藁 ǎ 〔藁木〕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根可入药。亦称“西芎”、“抚芎”。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 本的解释 本 ě 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 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 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 原来:本来。本领。
网络扩展解释
藁本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名称和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词源与基本释义
- 字词构成:藁本由“藁”(指干枯的草木)和“本”(指根部)组成,字面含义与植物的干燥根茎相关。
- 古籍记载:唐代《刘宾客嘉话录》提到“藁本”指著作底本,后引申为药材名。
二、植物学属性
- 科属与形态:为伞形科藁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发达呈结节状,茎中空直立,花期8-9月,果期10月。
- 分布区域:野生于向阳山坡或湿润水边,主产于陕西、甘肃、河南、四川(藁本),以及辽宁、吉林、河北(辽藁本)。
三、药用特性
-
性味归经
- 性味:辛,温。
- 归经:主要归膀胱经,部分文献提及肝经。
-
功效与主治
- 散寒解表:用于风寒感冒,尤善缓解巅顶头痛(常配伍羌活、川芎等)。
- 祛风除湿:治疗风湿痹痛、关节疼痛。
- 外用功效:煎水洗或研末调涂,可改善疥癣等皮肤病。
-
药理作用
- 挥发油成分有镇痛、解痉效果,水煎剂可抑制皮肤真菌。
四、注意事项
- 禁忌人群:阴虚血亏、肝阳上亢及火热内盛者忌用。
-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外用适量。
五、采收与加工
秋季茎叶枯萎或春季出苗时采挖根茎,除去泥沙后晒干或烘干。
总结来看,藁本既是植物名,也是以根茎入药的中药材,其名称、功效与植物特性紧密关联。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配伍或现代研究,可参考药典或专业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藁本》是一个汉字词组,由两个字组成。下面是有关《藁本》的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藁本》的第一个字《藁》的拆分部首是艹,并且有14个笔画;第二个字《本》的拆分部首是木,并且有5个笔画。
来源:《藁本》这个词源于中国古代农村生活中的一种常见材料和物品。《藁》是指稻草,用于编织、绳索或者草帽等;《本》是指书籍的原始出处。
繁体:《藁本》这个词的繁体字为《藁本》。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写作《藁本》的字形与现代略有不同,但仍保持了大致相似的意义和用法。
例句:张先生用藁本搭起一个简易的遮阳棚。在图书馆里,我看到了这本藁本的古籍。
组词:《藁本》这个词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多个有意义的新词,比如《藁本书》、《藁本材料》等。
近义词:与《藁本》相近义的词有《稻草书》、《草籍》等。
反义词:《藁本》没有明确的反义词,因为它描述的是稻草和书本的特性和属性,并没有明显的相反之处。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瞹瞹白耳龙板梯兵毁肠痈城壁成位瞋目陈乞畜发寸禀定香剂都尉恶林恶终放甲坊隅风里杨花风樯阵马佛桑各持己见国富兵强果下之乘寒瓜红螺回植捡校嘉胜锦缠头九回肠崆峒侣快货狂煽款跨徕祗牢俎冷吟流星十八跌麽娘谋材某时讴歌嚬瘁遣情请郡渠碗桡色尚然受聘説通私道田夫野老铜门蜕壳吞舟是漏伍部五识相宾贤传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