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绳系缚。比喻加以束缚。《淮南子·道应训》:“故大人之行,不掩以绳,至所极而已矣,此所谓 筦子 梟飞而维绳者。” 高诱 注:“言为士者,上下无常,进退无恒,不可绳也。以喻飞梟,从下绳维之,而欲翱翔,则不可也。”
“维绳”一词的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结合不同文献来源,其解释如下:
字面含义
“维”指维系、连结,“绳”即绳索,合起来意为用绳索系缚。如《淮南子·道应训》提到“梟飞而维绳者”,以飞鸟被绳束缚比喻人被规则限制。
引申比喻
该词最早见于《淮南子·道应训》:“故大人之行,不掩以绳,至所极而已矣,此所谓筦子梟飞而维绳者。”此处通过比喻表达对过度约束的批判。
不同来源对“维绳”的解释略有分歧: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如《淮南子》原文)进一步分析其语境含义。
维绳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来指代绳子或者带子。它由“纟”和“畏”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7个笔画。
该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时期。在当时,人们用绳子来绑住、固定物体,因此称为维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运用范围也逐渐扩大,逐渐形成了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词语。
在繁体字中,维绳的写法和简体字相似,但形状稍有不同。繁体字中的“畏”部分是由两个“田”组成,呈现出方形。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也与现代有所不同。在《康熙字典》中,维绳的写法是“維繩”,其中“維”是指维持、保持,而“繩”是指绳子。这种写法同样表达了维持绳子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维绳的例句:
1. 他用一根维绳把木箱绑在托盘上。
2. 这条维绳太短了,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
组词:维修、维护、维持。
近义词:绳索、线绳、线索。
反义词:断绳、解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