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律学的意思、尉律学的详细解释
尉律学的解释
有关尉律的学问。《魏书·江式传》:“ 汉 兴,有尉律学,復教以籀书,又习八体,试之课最,以为尚书史。吏民上书,省字不正,輙举劾焉。”参见“ 尉律 ”。
词语分解
- 尉的解释 尉 è 古代官名,一般是武官:县尉。都尉。卫尉。太尉。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下:尉官。少尉。上尉。 〔尉氏〕地名,在中国河南省。 姓。 尉 ù ㄩˋ 〔尉迟〕复姓。 〔尉犁〕地名,在中国新疆 * 尔自
- 律学的解释 .古代传授法律知识的学校。 晋 始置律学博士,转相教授。 后秦 姚兴 设律学于 长安 ,召各郡县散吏入学,成绩优良者选任郡县狱吏。 隋 律学隶大理寺, 唐 宋 律学隶国子监。《晋书·石勒载记下》:
专业解析
尉律学是中国古代律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特指围绕汉代《尉律》这一核心法律文本所形成的研究、传授与应用体系。其核心含义与内容可从以下角度阐释:
-
核心概念:以《尉律》为研究对象
- “尉律”释义: “尉”指廷尉,为秦汉时期最高司法长官;“律”指法律条文、法规。“尉律”即由廷尉掌管或与廷尉职责密切相关的国家法律。汉代《尉律》是萧何在秦律基础上制定的《九章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以其对官吏选拔(如“学僮十七已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和文书、户籍、赋役管理等行政事务的规定而闻名。
- “学”的指向: 此处的“学”指专门学问、研究领域或教育实践。因此,“尉律学”即指对《尉律》条文进行研习、解释、传授以及在司法实践中应用的专门学问。
-
研究内容与范畴
- 法律条文本身: 对《尉律》具体条文的文本解读、语义辨析。
- 法律实践: 研究《尉律》在司法审判、行政管理(如文书制度、户籍管理、赋役征发)中的具体应用规则和程序。
- 与文字学的关联: 《尉律》中关于学童识字、书写能力考核(“讽籀书”)的规定,使其成为研究汉代文字教育、文字规范(如“秦书八体”)的重要依据。汉代文字学家(如许慎在《说文解字·叙》)常引用《尉律》说明文字学习与官吏选拔的关系。
- 历史沿革: 研究《尉律》的制定背景(承秦制)、在汉代的修订变化及其历史作用。
-
历史沿革与地位
- 汉代起源: 尉律学作为官方律学的组成部分,在汉代即已存在。朝廷设有专门教授法律的博士,地方官吏也需通晓律令,《尉律》是其必修内容。
- 后世影响: 虽然《尉律》原文后世散佚,但通过史籍(如《汉书》、《说文解字》)的记载,其核心内容得以流传。后世学者(如清代段玉裁、桂馥等)在研究汉代制度、法律史和文字学时,常需考据、阐释《尉律》及其相关规定,使“尉律学”成为传统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特定领域。
- 律学分支: 在广义的中国古代律学体系中,尉律学被视为一个具有特定研究对象(《尉律》)和历史背景(汉代)的分支。
尉律学是植根于汉代《尉律》文本,围绕其条文解读、司法行政实践应用、以及与文字教育制度的关联而发展起来的专门学问。它既是汉代官方律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后世研究汉代法制史、行政制度史和文字学史的关键切入点。其核心在于对这部由廷尉掌管、规范吏治与基础行政运作的重要法典的持续研究与传承。
参考来源:
- 许慎《说文解字·叙》(中华书局点校本) - 记载《尉律》对学童识字的要求。
- 班固《汉书·艺文志》、《汉书·刑法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 记载汉代律令体系及萧何制律。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 对《尉律》及相关文字制度的考释。
-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 - 对汉代律令(包括尉律)的考证与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
“尉律学”是中国古代与法律相关的学问,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
基本定义
尉律学指研究“尉律”的学问,主要涉及汉代法律条文、司法程序及刑罚制度。其中“尉”指廷尉(汉代掌管刑狱的官职),“律”即律法,因此“尉律”可理解为廷尉所执掌的律令。
-
历史背景
据《魏书·江式传》记载,汉代兴起尉律学,不仅教授法律,还要求学习籀书(大篆)和八体书法,用于选拔尚书史等官员。官吏或百姓上书若文字不规范,会受弹劾,可见其兼具法律与文书规范的双重功能。
-
核心内容
包含刑法研究、法律条文解析、司法实践等,可能融合了早期法家思想。部分资料提到“尉佗法”或与尉律学相关,但“尉佗”具体指代存在争议(有说法认为是汉代法学家,亦有文献指南越王赵佗)。
-
实际应用
汉代通过尉律学培养法律人才,并以此考核官吏。学习内容包括文字书写规范,强调法律文书的严谨性,反映出古代“以法为教”的特点。
尉律学是汉代以廷尉律令为核心的法律学科,兼具学术性与实用性,对古代法律体系和文书制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需注意,部分历史细节因文献记载简略可能存在争议。
别人正在浏览...
保辜参华餐食常君长线长椎逞酒敕许垂衣大青年恶迹昭着反吟伏吟风镜俸秩缟綦根菜类蔬菜鼓舞后摆护戎借身报仇空谷幽兰宽度亏形阃职类群镂刻禄臣卤壶虐世贫黎毗戏浅明启禀清浄身萋蒨七足八手劝戒日迈月征桑土之谋上澣圣功胜流孀雌疏斥疏贱鼠啮蠧蚀树艺殊尊死法厮诨太乙坛叹嗟套装骫属卫翼误期五神通纤美宪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