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伪戾的意思、伪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伪戾的解释

诈伪乖戾。 汉 蔡邕 《太傅胡公碑》:“其诱人也,恂恂焉,怡怡焉,能使蒙惑开析,伪戾优顺,逸惰勤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伪戾,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低。其含义可从构成该词的两个单字“伪”与“戾”的本义及引申义来理解:

一、核心释义

“伪戾”意指虚伪而乖张暴戾。它形容人的品性或行为具有双重负面特征:

  1. 虚伪(伪):不真实,假装,欺诈,表里不一。
  2. 乖张暴戾(戾):性情乖僻、执拗、不讲情理;行为凶狠、残暴、违背常理。

综合而言,“伪戾”描述的是一种表面虚伪做作,内在却凶狠乖张、不近人情 的性格或行为状态。它强调了一种内外不一的恶劣品性,外在的掩饰(伪)与内在的凶暴(戾)形成强烈反差。

二、单字溯源与释义支撑

  1. 伪 (wěi)

    • 本义: 人为的,非天然的。《说文解字》:“伪,诈也。”段玉裁注:“诈者,欺也。”其核心含义就是虚假、欺诈、不真实。
    • 引申义: 假冒的、非法的、虚伪的。常指人的行为或事物的本质是虚假的、刻意做作的。例如:
      • 《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的“伪”指后天人为的努力教化)。
      • 《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指弄虚作假)。
    • 参考来源:
      •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年影印陈昌治刻本)
      •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影印经韵楼刻本)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86-1993) - “伪”字条。
  2. 戾 (lì)

    • 本义: 弯曲。《说文解字》:“戾,曲也。从犬出户下。犬出户下为戾者,身曲戾也。”本义指身体弯曲。
    • 主要引申义:
      • 乖张、违背: 由“弯曲”引申为思想、行为不合常理、违背正道。如“乖戾”。
      • 凶暴、猛烈: 进一步引申为性情或行为凶狠、暴烈。如“暴戾”。
      • 罪过、罪行: 如“罪戾”。
    • 在“伪戾”中,“戾”主要取“乖张暴戾”之意。
    • 参考来源:
      •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年影印陈昌治刻本)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86-1993) - “戾”字条。
      • 王力 等.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 (商务印书馆, 2005) - “戾”字条。

三、古籍用例佐证

“伪戾”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可见,例如:

四、现代辞书收录与释义

现代大型权威语文辞书对“伪戾”有收录:

“伪戾”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意指虚伪而乖张暴戾,形容人表里不一,表面虚伪做作,内在却凶狠乖张、不近人情。其释义基于“伪”(虚假、欺诈)和“戾”(乖张、暴烈)两个单字的核心含义及引申义,并在古代史书(如《新唐书》)中有实际用例佐证。现代权威辞书《汉语大词典》明确收录并释义该词。

网络扩展解释

“伪戾”是一个由“伪”和“戾”组成的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基本释义

深层含义

  1. 表面与内在的反差
    指故意表现出凶暴、傲慢的外在形象,实则内心并非如此,目的是欺骗他人或达到某种特殊意图()。

  2. 诈伪与乖戾的结合
    综合“诈伪”和“乖戾”两种特质,形容人性情虚伪且行为暴戾,如汉蔡邕《太傅胡公碑》中“伪戾优顺”的用法,暗示通过伪装凶悍来驯服他人()。

应用场景

近义词与扩展

权威来源说明

该词释义综合了《汉典》《查字典》等高权威性资料(),并参考了汉代文献例句,确保解释的准确性。

别人正在浏览...

拔禾报站悲思表显璧珪翅膀畴年出见摧锉大化点剁地区敌日高矮各奔东西给施公户共价构营关笺孩子们哈肋巴憨劲猾伯胡蝶灰暗晖范俭腹检閲经途九府俊耆科集兰英兰兆利民林场论友磨牙目眩心花偶数旁户浦滩青圻軥牛飒爽英姿少条失教衰朽擡揲题写王纲万世不易琬象未入委约文苔雾萃五鸟花宪恩谢安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