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顿困乏。 唐 康骈 《剧谈录·李朱崖知白令公》:“适有同年出京访别,悯其龙钟委困,不忍弃之,留饮数杯。” 清 陈确 《答恽仲升书》:“肺病委困,草泐不恭,伏维矜恕!”
“委困”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拼音:wěi kùn
含义:指因疲惫、疾病或困境导致的委顿困乏状态,多用于形容身体或精神上的极度疲乏。
唐代用例:
康骈《剧谈录·李朱崖知白令公》中提到:“悯其龙钟委困,不忍弃之,留饮数杯。”
此处描述一位年迈体衰者因疲惫困乏而被友人怜悯的情景。
清代用例:
陈确《答恽仲升书》中写道:“肺病委困,草泐不恭,伏维矜恕!”
此句以“委困”形容因疾病导致的虚弱无力状态。
“委困”是古汉语中表达身心疲惫的复合词,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阅读古籍时可能遇到。如需更多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委困》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被困扰、陷入困境或苦恼。
《委困》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女,拆分笔画是13画。
《委困》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古老,最早是从《尔雅》中记载,形声字。没有繁体字。
根据古时候的写法,《委困》可以写作“委葷”。
1. 他因为失业而陷入了委困之中。
2. 刚刚下岗的工人感到十分委困。
委靡、倦困、愁困、精神委靡
困境、窘境、苦恼、困扰
从容、安逸、宽裕、惬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