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頓困乏。 唐 康骈 《劇談錄·李朱崖知白令公》:“適有同年出京訪别,憫其龍鐘委困,不忍棄之,留飲數杯。” 清 陳确 《答恽仲升書》:“肺病委困,草泐不恭,伏維矜恕!”
“委困”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拼音:wěi kùn
含義:指因疲憊、疾病或困境導緻的委頓困乏狀态,多用于形容身體或精神上的極度疲乏。
唐代用例:
康骈《劇談錄·李朱崖知白令公》中提到:“憫其龍鐘委困,不忍棄之,留飲數杯。”
此處描述一位年邁體衰者因疲憊困乏而被友人憐憫的情景。
清代用例:
陳确《答恽仲升書》中寫道:“肺病委困,草泐不恭,伏維矜恕!”
此句以“委困”形容因疾病導緻的虛弱無力狀态。
“委困”是古漢語中表達身心疲憊的複合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閱讀古籍時可能遇到。如需更多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委困》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被困擾、陷入困境或苦惱。
《委困》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女,拆分筆畫是13畫。
《委困》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是從《爾雅》中記載,形聲字。沒有繁體字。
根據古時候的寫法,《委困》可以寫作“委葷”。
1. 他因為失業而陷入了委困之中。
2. 剛剛下崗的工人感到十分委困。
委靡、倦困、愁困、精神委靡
困境、窘境、苦惱、困擾
從容、安逸、寬裕、惬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