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宋 朝 徽 钦 二帝被 金 俘虏和 金末帝 被 元 俘虏事。 明 归有光 《策问》之十四:“ 石晋 以十六州赂 契丹 ,中国失势,以 宋太祖 、 太宗 之烈,不能争尺寸,终 宋 之世,武功不竞,卒貽 青城 之祸,抑其故何也。”参见“ 青城 ”。
“青城之祸”是一个历史典故,主要指中国宋金时期发生的两次重大事件,均与“青城”地名相关:
北宋靖康之变(1127年)
北宋末年,金军攻破汴京(今开封),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俘,史称“靖康之耻”。据记载,金军曾在汴京城南的青城寨驻扎,并在此地逼迫宋朝君臣投降。这一事件标志着北宋灭亡,南宋建立。
金朝灭亡(1234年)
金朝末代皇帝哀宗在蒙古与南宋联合进攻下,逃至蔡州(今河南汝南)自尽,金朝灭亡。部分史料提及金朝皇室被俘时亦涉及青城,因此后世将两件事并称为“青城之祸”。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细节,可参考权威历史典籍或相关研究文献。
《青城之祸》是一个成语,意为遭受不幸、灾祸。它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青城和之祸。
青城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是青(青+一)和城(土+成)。青城在这里表示地名,指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青城山地区。之祸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是之(一+丿一)和祸(示+咼),之在这里表示连接词,祸表示不幸和灾祸。
成语《青城之祸》源自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在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李白的诗人,他在青城山游玩时因为一些原因得罪了当地的官员,结果遭到了不幸和灾祸的迫害。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遭遇不幸、灾祸的境遇。
该成语也有繁体字的版本,即《青城之禍》。
根据古时候的汉字写法,青城的字形稍有不同,城字的上部分写作“成”,下部分写作“土”,整个字形更加简洁。之祸的字形与现代基本相同。
例句:
他不小心得罪了那个有权有势的人,从此遭受了青城之祸。
组词:
- 青山:指青翠的山峦。
- 祸患:指灾难和不幸的事情。
- 之地:相当于在……地方。
近义词:不幸之事、祸害、灾难。
反义词:幸运、福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