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畏简书的意思、畏简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畏简书的解释

《诗·小雅·出车》:“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毛 传:“简书,戒命也。隣国有急,以简书相告,则奔命救之。”后以“畏简书”为公务羁身之典。 唐 李德裕 《忆平泉山居赠沉吏部》诗:“昔闻 羊叔子 ,茅屋在东渠。岂不念归路,徘徊畏简书。” 唐 皇甫冉 《酬李司兵直夜见寄》诗:“见欲扁舟去,谁能畏简书。”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畏简书”是一个源自《诗经》的典故性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1. 词源与基本含义
    该词最早出自《诗经·小雅·出车》:“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其中“简书”指刻在竹简上的紧急军事文书或戒命。毛传注解说,邻国有危难时,通过简书传递求救信息,接收者需立即响应。因此,“畏简书”原指因公务(尤其是紧急军令)羁身而无法归家。

  2. 引申义与文学化表达
    后世将其引申为对职责或上级命令的敬畏,成为诗文中的常见典故。例如:

    • 李商隐《筹笔驿》中“鱼鸟犹疑畏简书”,借诸葛亮严明军令的典故,渲染历史氛围;
    • 皇甫冉《酬李司兵直夜见寄》用“谁能畏简书”表达对公务束缚的无奈。
  3. 结构解析

    • 畏:本义为“惧怕”,此处强调对职责的敬畏与服从(参考《说文解字》对“畏”的会意解释,甲骨文中像鬼持杖使人畏惧之形);
    • 简书:古代竹简文书,特指紧急军事命令或重要公务文件。
  4. 现代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讨论中,形容因公务缠身无法脱身,或表达对严格规章的恪守。例如:“他虽思乡心切,却因畏简书而坚守岗位。”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诗经》注本及唐代李商隐、皇甫冉相关诗作。

网络扩展解释二

《畏简书》的意思

《畏简书》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对自己写的东西或者自己的文笔感到不满意,担心被人嘲笑或轻视。它表达了对自己文采不够优秀的忧虑和不自信。

拆分部首和笔画

《畏简书》拆分成的部首是“畏”和“书”,其中“畏”的部首是“田”,“书”的部首是“丨”。它由7个笔画组成,其中“畏”部分由3个笔画组成,而“书”部分由4个笔画组成。

来源

《畏简书》最早出现在明代戴震的《黄帝内经素问》注中。它原指古代医生写医书时的忧虑,担心自己的知识和文笔不够出色,导致草率书写或者记忆错误。

繁体

《畏简书》的繁体字为"畏簡書"。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畏简书》的字形相对于现代有一些差异,如“书”字的写法中的“丨”更为直立,而不是倾斜的“丿”。

例句

1. 他对自己的写作水平一直很有自信,从不畏简书,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她畏简书,对自己的表达能力不太有信心,总是觉得自己的文字欠缺魅力。

组词

1. 畏首畏尾:形容做事迟疑、不敢下决心。

2. 畏罪潜逃:出于害怕而逃避处罚。

3. 畏妻如虎:形容男子害怕妻子,遇到妻管严。

4. 畏敌如虎:形容对敌人无比恐怖,害怕对方的行动。

近义词

1. 惜笔:担忧自己写出来的文字不够出色。

2. 忤足畏途:形容人犹豫不决,害怕走错路。

反义词

胸有成竹:指事先有完整的计划和准备,对于自己的表达能力充满信心。

别人正在浏览...

白视阪阻别室博咨搭茬岱岳弹子涡大庾岭顶箱都句凡羽馡馡丰本腑肺干吾皋舟根须皈投果蠃过市汗号和软红艳艳滑坡降麻官剪钱斠若画一解巾从仕忌恨浸漫祭器居稽隽茂骏骑块聚蜡氏辣硬恋本连罚列女礼术旅树明轿弥辔墨荡子配盐幽菽疋歌汽灯圈牢养物染蓝涅皂沙市丝瓜络同庚彤暑望夫山微报文官务工下梢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