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顽拙的意思、顽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顽拙的解释

愚笨。《孔丛子·陈士义》:“夫 东閭子 ,外质顽拙,有似疏直。” 唐 白居易 《酬张十八访宿见赠》诗:“我受狷介性,立为顽拙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顽拙”是汉语中较为少见的合成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和语境两个层面解析。从构词法看,“顽”本义指难劈开的木头(《说文解字》),后引申为固执、不驯顺,《广韵》释为“愚也”;“拙”在《玉篇》中解释为“不巧也”,指笨拙迟钝。二字组合后形成复合义,多指既带有固执本性又显露愚笨特质的状态。

该词在古典文献中常体现双重属性,如宋代李复《橘水集》载“顽拙难攻玉,须凭大匠锤”,既强调原石的坚硬特性(顽),又暗喻其未经雕琢的粗陋状态(拙)。现代汉语使用中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兼具顽固性与不灵巧性,如形容孩童“顽拙天真”既包含调皮特性,又暗指其行为缺乏机变。

权威词典《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收录该词条,释义为“愚钝笨拙”,引《旧唐书》为书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记录该词在晋语区的特殊用法,指代“顽固而不知变通”的性格特征。在语义范畴上,其近义词包括“愚顽”“笨拙”,但区别于“顽劣”的纯粹贬义,该词常带有客观描述的中性色彩。

网络扩展解释

“顽拙”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愚笨,常用于形容人或性格特质。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引证

  1. 古代典籍:
    • 《孔丛子·陈士义》提到:“夫东閭子,外质顽拙,有似疏直。”,描述人物外表质朴而愚钝。
    • 唐代白居易《酬张十八访宿见赠》诗:“我受狷介性,立为顽拙身。”,以“顽拙”自谦性情耿直且笨拙。

三、用法与示例

四、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现代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权威字典(如汉典、查字典)。

别人正在浏览...

暗练掰谎败困八七会议兵慌马乱嘲诨楚挞道貌點明雕衰动脉独脚仙泛齐肥汉分任概赅孤独者规儆归蜃辜戮衡定藿食家成业就奸猖奸兆击刺机牢金碗两骖俚谈流平泷舡路矿啰噪緑帽儿磨礲浸灌难能圮地恰便似抢掠千条万端起航日出软磨三句不离本行塞音生籍受度疏镂説士讼斗碳弧灯腾那条形磁铁铁木帖泰文学作品无过蛊西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