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瓦室的意思、瓦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瓦室的解释

瓦屋。《史记·龟策列传》:“ 桀 为瓦室, 紂 为象郎。”参见“ 瓦屋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瓦室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建筑学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以陶瓦作为主要屋顶覆盖材料的房屋或建筑空间。以下从权威汉语工具书角度分层释义:


一、词义解析

  1. 指烧制的黏土建筑材料,传统用于铺盖屋顶防水。《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用泥土烧成的建筑材料,多为拱形或方形,用来铺屋顶。”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 本义指房屋内部空间,引申为建筑实体。《说文解字》释:“室,实也。从宀从至。”段玉裁注:“屋之所止也。”

    来源:[汉]许慎. 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M]. 北京:中华书局,2013.

  3. 复合义“瓦室”

    特指屋顶覆瓦的房屋,区别于茅草、石板等材质的建筑。这一用法在古文献中多体现等级差异,如《汉书·货殖传》载“富者土木被文锦,瓦室朱户”,反映瓦室象征较高社会地位。

    来源:[汉]班固. 汉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M]. 北京:中华书局,2013.


二、专业语境延伸

在建筑史学领域,“瓦室”进一步指向中国古代陶瓦屋顶技术的应用:


三、现代语义与实例

现代汉语中,“瓦室”一词仍保留古义,常见于:

  1. 历史文献解读:如描述“汉代瓦室民居遗址”(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
  2. 建筑遗产保护:文物部门对“明清瓦室建筑群”的修缮记录(如山西平遥古城)。
  3. 方言留存:部分方言区(如晋语)仍用“瓦室”指代砖瓦房。

权威参考文献(非直接链接,可检索验证):

  1. 潘谷西. 中国建筑史(第七版)[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 李诫. 营造法式(陶本影印版)[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国家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各省分册)[Z]. 文物出版社,1990-2010.

网络扩展解释

“瓦室”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多层面的含义:

一、基本释义

指瓦屋,即用瓦片覆盖屋顶的房屋。该词最早见于《史记·龟策列传》中“桀为瓦室,纣为象郎”,通过对比夏桀建造瓦屋与商纣建造豪华的“象郎”,反映两种不同的建筑形态。此处“瓦室”强调建筑材料的普通性。

二、引申含义

  1. 象征简朴:在成语用法中,瓦室被用来比喻简陋的居所或贫困的生活环境。例如《庄子》中通过瓦室表达安贫乐道的思想,认为物质简陋不影响精神追求。
  2. 历史背景:商周时期瓦屋是技术进步的表现,但相较于更奢华的建筑(如“象郎”),仍属于普通民居范畴。

三、现代用法

作为地名使用,例如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下辖的“瓦室镇”。这类地名往往源于当地历史建筑特征或地理环境。

四、文献溯源

《史记》的记载显示,“瓦室”一词在汉代已用于描述建筑类型,具有明确的历史文化价值。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地名信息或历史文献细节,可查阅《史记》原文或通江县地方志。

别人正在浏览...

不结盟运动裁编层城躔次朝仪陈畴成俗吃苦不甘宠眷充饩重奏鉏剗垂察挫沮倒底断壠沸沸扬扬扶伏功错工艺流程官常好汉不吃眼前亏活国降玺贱内交浃教诏结童记注魁横窟栊泠毛炉情旅葬懞挣面团团面叙扭亏增盈漂蚁辟兵缯匹似闲骞飞起殡轻翾三考散射善与人交少字书士疏音陶母抟鹏途遥日暮万物之灵惟旧宪官小方小纺小衚衕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