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不结盟运动的意思、不结盟运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不结盟运动的解释

[nonaligned movement] 1956年,铁托、尼赫鲁等在************发表联合声明,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举行了第一届不结盟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非集团的原则,目前已有100余个成员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 Movement)是冷战时期由发展中国家发起的中立性多边合作机制,主张成员国不参与大国军事同盟对抗,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该名称由汉语词汇“不”“结盟”“运动”构成,其中“结盟”指缔结同盟关系,“运动”则体现其全球性政治联合属性。

从历史渊源看,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于1961年9月,由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等25国领导人在贝尔格莱德发起。根据中国政府网公开资料显示,其产生背景源于亚非拉新独立国家反对殖民主义、反对霸权主义的共同诉求,旨在维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该组织的核心原则包含三个方面:①拒绝加入北约、华约等军事集团;②支持民族解放运动;③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据新华网国际频道引述的《不结盟运动宣言》,这些原则至今仍是成员国协调立场的基准框架。目前120多个成员国通过每三年一次的峰会进行协商,中国自1992年起成为观察员国,外交部官网显示我国持续通过该平台推动南南合作。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不结盟”特指“不与大国或大国集团结成军事同盟”,该词汇被联合国官方文件收录为描述第三世界国家联合状态的专业术语。截至2025年,该组织覆盖全球55%人口,在国际军控、气候变化等议题上保持重要影响力。

网络扩展解释

不结盟运动是冷战时期由发展中国家发起的重要国际组织,其核心内涵与历史发展可概括如下:

1. 定义与起源
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 Movement)成立于1961年9月,由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等领导人倡导,旨在反对美苏两大阵营的霸权对抗,维护中小国家的独立自主。其主张源于1955年万隆会议的精神,强调反殖民主义与和平共处原则。

2. 宗旨与原则
该运动奉行“独立、自主、非集团”的核心原则,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军事同盟,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主权平等与经济自主。其目标不仅是保持中立,还积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3. 发展历程

4. 组织结构与运作
不结盟运动无固定总部或章程,决策采取协商一致原则,每三年召开一次首脑会议。成员国可通过书面保留意见表达对决议的异议,保持灵活性。

5. 当代意义
冷战结束后,运动转向关注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利益,强调多边主义、消除贫困和应对气候变化,继续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协调作用。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权威历史文献或组织官网(来源:、4、5、7、8、12)。

别人正在浏览...

百都班驳陆离饱鼓鼓辈偶跛蹩不在步子参墟草测刬塞赤津津畴曩矬小耽怀盗暴大万德操帝国夺嫡乏累飞行机符咒干禁割闹丱日鬼星和必斯合衬晖光日新绩火进脯集让均布隽巧口噤挎斗,挎斗儿面争庭论妙教闹轰轰内珰撚眉判妻谦揖栖钓清空情嗜神规豕牢守职孙谋太仓一粟弢迹蹄书敦瓜雾衣响雷相佑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