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常燠的意思、常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常燠的解释

见“ 常奥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常燠是汉语中的一个复合词,由“常”和“燠”两部分构成,其含义可从字义与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常:

    • 本义指长久、恒定的状态。《说文解字》释为“下帬也”,引申为规律、不变。
    • 在“常燠”中强调“持续性”,如《汉语大词典》释义“恒久”(第7卷,第142页)。
  2. 燠:

    • 从“火”部,《说文解字》注:“热在中也”,本义为温暖、热。
    • 《尚书·洪范》载“燠”为五行之一,象征暑热气候(中华书局点校本,2012年,ISBN 9787101088791)。
    • 引申为和暖、温热的环境或感受。

二、词义综合

“常燠”指长期温暖、恒久不寒的气候或环境状态,常见于描述自然现象或人文环境:

三、文献佐证

  1. 《汉书·五行志》:

    “燠则冬温,春夏不和”,将“燠”与异常温暖关联,为“常燠”提供气候学依据(中华书局标点本)。

  2. 宋代诗词:

    王安石《秋热》诗“火腾为虐不可摧,屋窄无所逃吾骸”,侧面反映“非时燠热”,反衬“常燠”之恒定性。

四、同义词辨析

权威参考来源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标注出版社及ISBN供学术查证;现代词典可通过商务印书馆官网或知网工具书库检索。)

网络扩展解释

“常燠”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析:

  1. 基本释义

    • 拼音:cháng yù()。
    • 构成:“常”指长期、经常;“燠”意为温暖或闷热()。
    • 整体含义:指气候长期温暖或持续闷热的状态,常与“寒燠失时”对应,表示冷暖失调的自然现象()。
  2. 古籍中的用法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如《尚书大传》和《宋书·五行志》,用于描述异常气候或灾异现象。例如:“厥罚常奥(燠)”指长期燠热被视为一种天罚()。

  3. 同义词与变体

    • 亦作“常奥”,二者互通()。
    •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保留在古文或学术讨论中。

“常燠”主要用于描述古代气候异常现象,需结合具体文献理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尚书大传》《宋书》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巴戟豹变迸散秉性闭扫骋迈楮国公纯仁摧弦倒掷德輶东山谢氏杜陵遗老恶钱讹索发瘗坟墩分羹封口革职留任古典音乐规责喝喽喽花坛活拨拨翦髻谏士假之桀驽节用爱民考辰雷鸣瓦釜敛丐两极管了如指掌蠡舫珑珑緑荫逆呵浓妆淡抹配盐幽菽期瓜其乐融融日铸山磵慎産叔豹书囊数内顺说算计随荫讨秋停儅童耋童马头午土墙帏次象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