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孙按父祖之功绩而补官。《周书·武帝纪下》:“其见存子孙,各随荫叙録。”
“随荫”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区分:
依附权贵的比喻义
由“随”(跟随)和“荫”(庇护)组合而成,指通过依附有权势、有地位的人来获取利益或保护。多用于描述人际关系中的趋利行为,例如:“他选择随荫于公司高层,以求快速晋升。”
古代世袭官职的制度
源自《周书·武帝纪下》记载的“其见存子孙,各随荫叙録”,指子孙凭借父辈或祖辈的功绩获得官职补录资格。这是中国古代官僚体系中的一种荫封制度,属于历史术语。
补充说明:
《随荫》是一个汉语词语,意为“随着树荫”。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随”和“荫”,具体含义是指在炎热的夏天,人们跟随树荫以躲避阳光和炎热。
《随荫》的部首是“隹”,笔画总数为12画。分别为:“隹”部首4画和“草”部首8画。
《随荫》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形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民间文化习俗。人们在炎热的夏天,常常会躲在树荫下,享受凉爽的空气。后来,这个习俗就被形象地用“随荫”来表达。
繁体字的写法为“隨蔭”,拆分部首与简体字相同,但在笔画数量上略有不同。“隹”部首仍为4画,而“草”部首则变为9画。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随荫》的古代写法为:“隨蔭”,这种写法中,“隹”部首与繁体字相同,但“草”部首则为12画。
1. 夏日炎炎,我选择在公园里随荫休息。
2. 在酷热的天气里,人们都喜欢随荫而行。
3. 孩子们拿着冰淇淋,躲在大树下随荫吃。
1. 随风而去
2. 随意
3. 随心所欲
1. 随从
2. 随波逐流
3. 随处可见
暴晒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