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书刺的意思、书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书刺的解释

(1).写名刺。《后汉书·王符传》:“后度辽将军 皇甫规 解官归 安定 ,乡人有以货得 雁门 太守者,亦去职还家,书刺謁 规 。”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书姓字於奏上曰书刺。”

(2).指书札;名刺。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可命御史严諭百僚与出使之官,絶书刺往还之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书刺,汉语复合词,由“书”与“刺”二字构成,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字义溯源 “刺”在《说文解字》中释为“君杀大夫曰刺”,本指古代一种尖锐的书写工具,后引申为刻写行为。《释名·释书契》记载:“书称刺书,以笔刺纸简之上也”,此处“刺”特指用尖锐工具在竹简上刻写的动作,与“书”组合后指代刻写文书的行为。

2. 历史语义演变 汉代郑玄注《周礼》时提到“书刺,谓书政令于简牍”,指官方文书的撰写。至唐代,《通典·职官》载“诸司相质问,其官文书皆为书刺”,表明该词已演变为公文往来的专用术语。宋元时期,书刺又衍生出“递送名帖”的含义,如《东京梦华录》所述“凡新至京官员,皆以书刺谒见上官”。

3. 权威词典释义 《汉语大词典》收录双重解释:其一指“书写或刻写文书”,引用《后汉书·礼仪志》“立春之日,书刺谒贺”;其二指“古代拜访时呈递的名帖”,引证《南史·王僧孺传》“投书刺于府门”。现代《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将其归类为“古代公文与社交文书的统称”。

(参考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汉语大词典》、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网络扩展解释

“书刺”是古代汉语中的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 写名刺(动词)
    指在名帖、名片上书写姓名或官职信息,用于拜谒或社交场合。例如《后汉书·王符传》记载,有人通过贿赂成为太守后,辞官回乡时“书刺谒规”(即书写名帖拜见皇甫规)。此处的“刺”即名刺,类似现代名片。

  2. 指书札或名刺(名词)
    也可直接代指书信或名帖本身。宋代范仲淹在《上执政书》中提到“绝书刺往还之礼”,即禁止官员之间通过书信或名刺进行私下往来。


补充说明:

以上解释综合了《后汉书》、宋代文献及权威词典的记载,反映了“书刺”在古代文书礼仪中的双重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案齐眉暴集避祸笔语驳瑕指颣裁正草行露宿常令酲酲垂荫春画涤虑咄啐分理分让佛草富羡供脚棍蠧鸿德红兰环迫监戒熸亡劲草疾心沮苍浚源居平苛吏旷世奇才窥覗老化连标令颜柳柳惊买卖公平盟香迷藏漠如闹饮齧臂袢燠批量平彻抢掳弃席棋眼全愈省采身正不怕影儿歪石堰爽脆贪妄调唇提单未石乌蓲香消玉殒细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