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绾攝的意思、绾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绾攝的解釋

統領;掌握。《北史·張普惠傳》:“宰守因此,綰攝有方,奸盜不起,人以為便。” 唐 李绛 《兵部尚書王紹神道碑》:“公以材智,任職忠勤,注意不疑,可以進退海内之士,可以綰攝天下之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绾攝”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統領、掌握,常用于描述對事務或權力的全面把控。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釋義
    • 绾(wǎn):原指将絲線等長條形物體盤繞成結(如“绾發”),引申為統合、聯結。
    • 攝(shè):本義為“拿取”,如“攝影”,後衍生出掌控、治理的含義(如“攝政”)。
    • 組合義:兩字結合後,強調通過整合與治理實現全面統領,常見于古代文獻中描述對政權、事務的管理()。

二、古籍用例

  1. 《北史·張普惠傳》
    “宰守因此,綰攝有方,奸盜不起,人以為便。”
    → 指地方官員通過有效統管,使治安良好,百姓安居()。
  2. 唐代李绛《兵部尚書王紹神道碑》
    “可以進退海内之士,可以綰攝天下之柄。”
    → 形容王紹以才智統攝國家權柄,進退人才()。

三、延伸理解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北史》《全唐文》等古籍,或結合“绾合”“攝政”等關聯詞彙對比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绾攝》的意思

《绾攝》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将物品或事物束縛、限制住,限制其活動或發展。

拆分部首和筆畫

《绾攝》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纟”和“攵”。其中,“纟”是表示與紡織品相關的部首,“攵”是表示描繪動作的部首。該字的總筆畫數為11。

來源和繁體

《绾攝》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化傳統,它最早出現在《尚書序》中。該字的繁體形式為「綰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有所不同。《绾攝》一詞的古代寫法為「綰攝」,繁體字的形式更接近于古代的寫法。

例句和組詞

以下是一些使用《绾攝》的例句:

  1. 别被困難所绾攝,要有勇氣面對。
  2. 他绾攝自己的欲望,專注于學業。
  3. 我們應該解開思想和行動的绾攝,追求自由和創新。

一些相關的組詞和近義詞包括:

這些詞彙可以更好地幫助理解和形容《绾攝》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