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靡躯的意思、靡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靡躯的解释

犹言粉身碎骨。 汉 东方朔 《七谏·怨世》:“ 子胥 諫而靡躯兮, 比干 忠而剖心。”《文选·卢谌<赠刘琨书>》:“昔 聂政 殉 严遂 之顾, 荆軻 慕 燕丹 之义,意气之间,靡躯不悔。” 李善 注:“靡,烂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靡躯”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和文献用例两个层面解析:

一、词义解析

“靡”在《说文解字》中释为“披靡也”,本义为草木随风倒伏,引申为“倒下、消散”;“躯”指身体,《玉篇》注为“身也”。“靡躯”合指身体倒下或生命消亡,特指为某种信念或使命而牺牲,如东汉班固《汉书·叙传》载“靡躯赴患,楷式颜原”,描述贤者为道义献身的行为。

二、文献用例特征

该词多用于古代典籍的赞颂语境,例如南朝刘勰《文心雕龙·铭箴》以“靡躯绝命”强调文人对气节的坚守,清代李光地《榕村语录》用“古之靡躯者”对比不同层次的牺牲精神。其语义强度高于“捐躯”,往往与“报国”“殉节”等崇高目标关联,体现儒家“舍生取义”的价值观。

三、权威辞书参考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12册第112页将其释为“毁身致死”,《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版本标注其属“书面雅言”。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鲜少使用,主要作为研究古典文献或历史人物评价的术语。

网络扩展解释

“靡躯”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存在两种解释,需结合语境理解:

一、主要含义:粉身碎骨

  1. 来源与释义
    该词最早见于汉代东方朔的《七谏·怨世》:“子胥諫而靡躯兮,比干忠而剖心”,以及《文选·卢谌<赠刘琨书>》中“意气之间,靡躯不悔”。李善注解“靡”为“烂”,即身体碎裂,引申为不惜生命、壮烈牺牲。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忠义之士为信念或恩义献身,例如荆轲刺秦、聂政报恩等典故中。


二、其他解释:身体衰弱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身体衰弱无力”,认为“靡”指衰弱,“躯”指身体。但这一用法在古籍中未见直接例证,可能是现代引申义或误读。


建议优先参考经典文献中的释义。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背景,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注本。

别人正在浏览...

宝眷摽牓孛彗侧笔雌霓聪明自误大参黨仇得胜令订印狄希第一代电子计算机遁乐二十四番花信飞溜概义功过状国家标准海凫寒骨厚载欢意鹄望加深解甲投戈进趍决征口逻肚攒快慢亏退来迟联臂梨蕊里院笼驾冥趣南亩内人斜念念不忘陪奁偏襌器长钦怆秦海侵欺七亡人物三江七泽奢僭升音实况手写四至八到袒帻田役橐笔闲世见世报销融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