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医家存放医书的布袋。 唐 刘禹锡 《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案头开縹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
(2).借指医术、医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四折:“披衣款步入茅堂,问寝慇懃似犹子行。这一丸神药赛青囊。” 清 吴敬梓 《移家赋》:“爰负耒而横经,治青囊而业医。” 郑观应 《盛世危言·医道》:“一方试病,妙詡青囊;三指杀6*人,怨深白6*刃。”
(3).古代术数家盛书和卜具之囊。借指卜筮之术。 唐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题诗寄赠十韵》:“锦肆开诗轴,青囊结道书。” 金 元好问 《赠萧汉杰》诗:“雷轰宝剑无留迹,火借青囊为乞灵。”参见“ 青囊书 ”。
(4).古代盛官印的袋子。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青囊,所以盛印也。奏劾者则以青布囊盛印於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奏劾日则以青繒为囊盛印於后。谓奏劾尚质直,故用布,非奏劾日尚文明,故用繒也。”
(5).花名。古代外域异花名。《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 汤城淀 ﹞多异花,记其二种……一曰青囊,如中国金灯,而色类蓝可爱。”
(6).花名。合欢的别称。《艺文类聚》卷八6*九引 晋 崔豹 《古今注》:“知蠲人之忿,则赠以青囊。一名合欢,则忘忿。”参见“ 合欢 ”。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青囊汉语 快速查询。
“青囊”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在不同历史语境和文化领域中有所演变,主要包含以下解释:
医书布袋的代称
青囊最初指古代医家存放医书的青色布袋。例如唐代刘禹锡的诗中提及“肘后检青囊”,即指存放医书的袋子。
据《后汉书》记载,三国名医华佗在被杀前,将毕生所著医书装入青囊赠予狱吏,使医术得以传承,因此“青囊”逐渐成为中医的代称。
借指医术或医生
明清文献中,“青囊”常被用来指代医术或医者。例如明代叶宪祖的戏剧中提到“神药赛青囊”,即用青囊比喻高明医术。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青囊读书会”即取“青年中医智囊”之义,既呼应中医传统,又赋予新时代内涵。
“青囊”的核心含义围绕医学与术数展开,具体释义需结合上下文。其典故多与华佗相关,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符号。
《青囊》一词源于古代医学名著《黄帝内经》。在古代,医生常常佩戴青色的丝绢袋子,里面装着药物。因此,“青囊”一词逐渐成为医学的代名词。后来,它引申为医者的象征,也指代医术、医学知识。
《青囊》这个词可拆分为两个部分:“青”和“囊”。其中,“青”的部首是“青字头”,它有8个笔画;而“囊”的部首是“囗”,它有7个笔画。
《青囊》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在繁体字中,这个词的写法仍然是“青囊”,并且没有变化。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青囊》这个词在古代的写法为“青襛”。其中,“青”的写法与现代相同,部分上是“罒”,下是“寸”,总计5个笔画;而“襛”的部分是“衣”,下是“农”,它有14个笔画。
1. 他是一位精通医学的青囊。
2. 这位青囊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
1. 青囊无人:指一个医术独到、无可匹敌的医生。
2. 青囊草药:指药房中常用的中草药。
1. 良医
2. 名医
无医
碍难遵命败岁白头亲柴桌禅榻超超玄著賝贡螭陛驰道穿彻抵债董振杜诗韩集方司格棼然富二代鲠泗诟租顾循合格贺私讙嚣简衷紧握距捍趷查狂童老死不相往来历级陆路碌碌无闻録遗昧信蓦然男相脑脂能寒疲敝平翅破俗撁强齐攒铨核荃荪曲巧曲制人身权利三刀梦森卫赏不当功射柳宿羽挑字眼梯阶听筒剔透玲珑徒与餧养吴宫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