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王舍城的意思、王舍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王舍城的解释

(1).地名。即古 印度 曷罗闍姞 利呬城 。传说其西南 佛陀迦雅 为 释迦牟尼 成道之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石柱东北不远,至 曷罗闍姞利呬城 ( 唐 言 王舍 )……时 吠舍釐王 闻 频毗娑罗王 野处寒林,整集戎旅欲袭,不虞边候以闻,乃建城邑。以王先舍於此,故称 王舍城 也。”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 王舍城 之宫闕,白玉犹存; 给孤独 之园林,黄金尚在。”

(2).常借指佛国、佛寺。 唐 广宣 《驾幸圣容院应制》诗:“大 唐 国里千年圣,王舍城中百亿身。” 明 汤显祖 《欲游栖霞寺不果》诗:“ 金陵 王舍城, 摄山 有佳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王舍城(梵文:Rājagṛha)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的重要都城,其名称在汉语典籍中具有特定文化意涵。从词源学角度解析,“王”指代君主统治权,“舍”本义为居所,引申为都城或政治中心,二字组合体现了该城的王权属性与行政功能。

在佛教经典中,王舍城具有特殊地位。据《长阿含经》记载,佛陀曾在此地竹林精舍驻锡弘法二十余年,该城周边分布着灵鹫山、七叶窟等重要佛教遗迹。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九详细记载了7世纪时该城的规模:“外郭已毁,内城周二十余里”,印证了其古代都城格局。

现代考古发现证实,王舍城遗址位于今印度比哈尔邦那兰达县,现存古城墙基址周长约40公里,城内出土的陶器铭文与佛经记载相互印证。其名称由来据《法显传》所述,源自频婆娑罗王为避火灾迁都之事,故称“王舍”之城。

该城在汉语文献中又作“罗阅祇”“罗阇姞利呬”等音译,不同译名反映了历代译经家对梵语音节的转写差异,这种语言演变过程被收录于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网络扩展解释

“王舍城”是古印度重要的历史与佛教圣地,具体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地理与历史背景

  1. 地理位置
    王舍城(梵文Rajgir)位于印度比哈尔邦那兰达县,是摩揭陀国早期的都城。旧城因火灾迁至新城,后因迁都华氏城逐渐荒废,现为拉杰吉尔镇遗址。

  2. 名称由来
    其名“王舍”源于梵文意译。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因国王频毗娑罗曾在此建城居住,故称“王舍城”。

二、佛教意义

  1. 佛陀活动地
    释迦牟尼曾在此长期修行、讲经,灵鹫山(佛陀宣讲《心经》处)和竹林精舍(迦兰陀长者供奉的修行场所)均位于此。

  2. 佛教事件
    佛陀涅槃后,佛教第一次结集在王舍城七叶窟举行,确立了早期经典。

  3. 文化象征
    唐代文学中常以“王舍城”代指佛国或佛寺,如王勃、广宣的诗文。

三、其他记载

王舍城既是古印度政治中心,更是佛教传播的核心区域,兼具历史、宗教双重价值。其遗址现为印度重要考古与朝圣地,见证了佛陀时代至中印文化交流的历程。

别人正在浏览...

币器驳落朝集使赤鷩叱詈搊抬词志黨議担舆帝储剟拾坊肆凡轻赋予岗尖戆勇给客橙割面躬体力行邯郸伎皇扃萑泽虎穽夹白佳处降温脚踝娇小絜己寄奴九筋黄九五之尊窟窿眼朗诵诗鳞羽露筋夫人面油摩顶放踵配边披发文身僻恣破绽拑口亲谒启奏畎田羣盲荣养三已心水程梳云掠月天各一方田径赛通铺通邑退怯酴醿无归夕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