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捕虎的陷阱。比喻艰险的境地。 唐 李商隐 《商於新开路》诗:“六百 商於 路,崎嶇古共闻。蜂房春欲暮,虎穽日初曛。” 元 郝经 《原古上元学士》诗:“今乃得溟勃,问津有龟镜。挈我登龙门,綆我出虎穽。”
“虎穽”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hǔ jǐng,其含义和解释如下:
“虎穽”原指捕虎的陷阱(穽即“阱”,指深坑或隐蔽的机关)。这一含义来源于古代狩猎活动中为捕捉猛虎而设计的危险装置。
在文学和日常使用中,它常被用来比喻艰险的处境或充满危机的环境,例如形容人陷入难以脱身的困境或挑战。
与“穽”相关的词语包括“造谋布穽”(设计陷阱)、“龙虎榜”(杰出者名单)等。需要注意的是,“虎穽”本身并非成语,而是一个复合词。
如果需要更完整的释义或例句,可以参考汉语词典或古文典籍中的具体用例。
虎穽(hǔ jǐng)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捕虎的陷阱。也可以用来比喻在困境中无法自拔的境地。
虎穽的部首分别是虍和穴,其中虍是表示“虎”的意思,穴表示“洞穴”的意思。虍共有七画,穴共有五画。
虎穽一词的来源可追溯到古代狩猎的文化背景。在过去,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或捕获猛兽,会布设各种陷阱,其中一种就是针对虎的陷阱。繁体字“虎穽”保留了简体字的意思和写法。
虎穽在古代有不同的写法。例如,虎可以写作虍或者虓,其中虓表示“虎”在奔跑时的形态;穽可以写作,其中表示“陷阱”的形态。
1. 他设下了一道虎穽,想要捕捉那只凶猛的虎。
2. 这次任务对他来说就像是一道虎穽,他难以逃脱。
组词:
虎窟(hǔ kū):虎的巢穴。
陷阱(xiàn jǐng):设下的用来捕捉人或动物的阱。
沙漠陷阱(shā mò xiàn jǐng):在沙漠地区设下的陷阱。
近义词:
捕兽夹(bǔ shòu jiā):用来捕捉动物的器具。
陷阱(xiàn jǐng):设下的用来捕捉人或动物的阱。
反义词:
狩猎(shòu liè):指的是人主动出击来捕杀野生动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