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徵的意思、贴徵的详细解释
贴徵的解释
封建时代,以漕运亏损为名,加征其损耗部分。 清 齐彦槐 《海运四诗寄潘吾亭观察》“贴赠有银米,几抵脚价中”原注:“户部则例,各处有随漕徵收贴徵银米,以为运丁长途挽运盘驳之需。 苏 松 粮道所属,每米一石,徵银一钱,米五升,谓之漕赠; 浙江 粮道所属,每石徵银三钱四分七釐,谓之漕截。”参见“ 贴赠 ”。
词语分解
- 贴的解释 贴 (貼) ē 粘,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贴金。粘贴。剪贴。 靠近,紧挨:贴近。贴切(密合、恰当、确切)。贴心。 添补,补助:补贴。津贴。倒(刼 )贴。贴息(用期票调换现款时付出利息)。 同“帖
- 徵的解释 徵 ǐ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 徵 ē 见“征”③徵⑦。 笔画数:; 部首:彳;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贴徵”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不同的解释,需根据具体使用场景区分:
一、作为成语(读tiē zhēng)
指通过观察迹象或证据来推测事物的发展。
- 拆解分析:“贴”意为依附、观察,“徵”指征兆或迹象。
- 使用场景:多用于描述基于线索进行推理判断的行为,例如“他贴徵细微变化,预判了市场趋势”。
二、作为历史术语(读tiē zhēng)
特指中国古代漕运制度中的附加税项。
- 具体含义:封建时代为弥补粮食运输(漕运)过程中的损耗,额外征收的银钱或粮食。例如清代苏松地区每石米加征银一钱、米五升,称为“漕赠”。
- 背景延伸:“徵”在此处通“征”,体现古代赋税制度中因损耗转嫁的加征现象。
注意:两种含义的读音相同,但语义差异较大。日常交流中若涉及成语用法,通常指第一种;历史文献中则多为第二种经济术语。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贴徵》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张贴招聘启事或徵才信息。下面是对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的解析、来源、繁体形式、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词语的解释。
- 拆分部首和笔画:
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扌(手部偏旁)和钅(金部偏旁),总共有12个笔画。
- 来源:
《贴徵》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演化过程中。它的最早形式可以追溯到金文时代,而后逐渐演化为现代汉字形态。
- 繁体形式:
《貼徵》
-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同样有两个偏旁,即「扌钅」,按照古代的书写规范,属于字形组件。
- 例句:
1. 现在公司正在贴徵一位经验丰富的销售经理。
2. 请将你的简历贴徵在公司指定的地方。
- 组词:
1. 贴徵信:指贴在公共场所的招聘启事。
2. 徵聘:指招聘职员。
3. 宣徵:指公开招募。
- 近义词:
1. 招聘:指用广告或其他途径公开徵才。
2. 招工:指用广告或其他方式招募工人。
- 反义词:
无
以上是关于《贴徵》这个词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形式、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百转笔底春风碧兰宾白偿逋窗格处常翠被村村势势陡坡敦碻遁情夺门之变沸脣费米鲠泗根株附丽鬼功果馅饼鹤珠后间槐国蚁华屋山邱讳门虎踞龙盘假赁奬券降手儿降妖捉怪夹片九宫三命菊花石俊敏连三并四零时厉行盲瞽美祥瞑目谋术木匣浓浓偏校七家茶企警秦裘热平衡膳费折实眎文受苦淘坏通都大邑王凫玩意儿违阻乡末崄夷小肚鸡肠斜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