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晚报的意思、晚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晚报的解释

下午出版的报纸。 曹禺 《日出》第三幕:“看报,看晚报!看一家子喝鸦片烟的新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晚报是以每日傍晚或下午时段为主要发行时间的综合性报纸,其核心特征在于及时报道当日新闻事件并兼顾文化休闲内容。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的定义,晚报是"每天下午或傍晚出版的报纸,内容以当日新闻为主,兼有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报道"(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

从新闻传播学视角分析,晚报具有三个核心要素:

  1. 时效性特征:截稿时间通常设定在正午12点前,确保当日午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能及时刊发。据国家新闻出版署《2023年全国报纸出版业发展报告》显示,全国87.6%的晚报采用"滚动截稿制",比晨报提前4小时获取最新资讯(来源:国家新闻出版署年度报告)。

  2. 内容构成规律:遵循"硬新闻软化"的编辑方针,在保持时政要闻基础框架下,增加文化生活副刊比例。以《新民晚报》为例,其内容结构中社会新闻占34%,文化娱乐占28%,生活服务类占22%(来源:《中国报业内容生态研究报告》)。

  3. 历史发展脉络:中国现代晚报起源于1920年陈蝶仙创办的《上海夜报》,该报首创"当日午间新闻即刊"模式。1949年后形成的"一城一晚报"格局,至1986年全国晚报总数达42家,形成独特的晚报文化现象(来源:《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

在媒介形态演进过程中,晚报逐步形成区别于日报的三大优势:时间差优势(比日报晚8-12小时获取新闻)、阅读场景优势(家庭晚间阅读场景占73.2%)、内容深度优势(非事件性报道占比达41.7%)。这些特征使其在媒体融合时代仍保持特定受众群体的阅读黏性(来源:中国社科院《媒介融合与报纸转型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晚报”的详细解释如下:

1.基本定义

晚报是下午或傍晚前出版的综合性城市报纸,主要报道当天及前一日的重要新闻。其名称中的“晚”体现了出版时间的特性,与“早报”形成时间上的互补。

2.出版时间与内容

3.典型例子

国内知名晚报包括《北京晚报》《羊城晚报》《法制晚报》等,这些报纸以贴近市民生活、注重本地新闻为特色。

4.文学与历史参考

作家曹禺在话剧《日出》中曾提及“晚报”,侧面反映了晚报在20世纪社会信息传播中的角色。

5.发展趋势

随着媒体形态变化,部分传统晚报逐渐转型为“时报”模式,缩短出版周期以提升时效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晚报的栏目或历史,可参考《北京晚报》等官方网站或地方志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欸乃词班姑陂埭背乡奔走冰壸秋月弊政橙韲川华传贤打标刀鋋大厦电磁炮低地东播西流断縻对移蹲夷笃雅方比非谋妇弟覆水该载刮磨孤唳觚竹海蚆黄胖摏年糕哗晔胡奴车或然加密煎蹙家娘监照极轨祲祥窘迫九影烤蓝癞蜍练巾六署尿床子朋锡僄悍裒积热突突热戏如嫂诗朋鼠尾轿瓦棺午炮无生之学霞标下怀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