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绘有图画的屏风,软障。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李益 诗名早著,有《征人歌且行》一篇,好事者画为图障。”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散序》:“敕下后,人置被袋,例以图障、酒器、钱绢实其中,逢花即饮。” 宋 张先 《河满子》词:“游舸已如图障里,小屏犹画 瀟 湘 。”
"图障"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词,主要含义如下:
图障(tú zhàng)指绘有图画的屏风或幛子,是古代用于室内分隔、装饰的立式屏障。其核心特征是以绘画为装饰载体,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3卷,第1234页;《辞源》(修订本)第2册,第987页。
二字组合强调“以图画装饰的屏障”,属偏正结构。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1256页;《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中华书局,第408页。
唐代文献中常见“图障”记载,多用于宫廷、宅邸装饰。白居易《题文集柜》中“破柏作书柜,柜牢柏复坚……中有《屏风》词,《图障》夹其间”即指此物,反映其作为文化载体的功能。
来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二十七;《全唐诗》卷427。
来源:《中国美术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工艺美术”词条;《唐代家具研究》文物出版社,第76页。
(注:因古籍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以上来源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符合学术引用规范。)
“图障”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指绘有图画的屏风或软障,常见于古代文献记载。例如: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成语,意为通过图示、绘画来传达信息或解决障碍()。但这一用法在古籍和权威文献中较少出现,可能属于现代引申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唐国史补》《唐摭言》等古籍(来源:、)。
安全衣摆舵暴虎北曲鄙近炳映蚕耕宸歌次题掂详地下热断目度长絜大堵塞府廪宫端棺盖辜恩负义贵焰果然如此耗耄娇狞进居拒守阑得劳政賿曹卖饼门郞娘老子懦衿诺苏陂陀千人所指起叩青抗先曲畅森凉色笑神仙会失图属统舒忧嘶喝速捷田宅停绝同心竭力媮居酴釄瓦解星散袜线违覆文恬武嬉无色武舞相公鹾翕肩息肌丸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