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拾到;捡到。《新唐书·酷吏传·周利贞》:“适见渔者,禽不获,而有鱼焉,阑得之。”《新五代史·唐臣传·袁建丰》:“ 袁建丰 ,不知其世家也。 晋王 讨 黄巢 至 华阴 ,阑得之,时方九岁,爱其俊爽,收养之。”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闽 粤 有 福清县 濒海人家於海中阑得一物,乃藤匳。开匳,白木枕一,枕之则管弦四发。”
“阑得”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组合词,其释义需结合单字本义及历史语用分析。根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第2版),“阑”本义指门前的栅栏,引申为残尽、衰落之意,如“夜阑”“岁阑”;“得”表示获得、达成,如“得志”“得手”。两字连用时,“阑得”在古文献中多指在事物将尽时意外获取,例如《全唐诗补编》中“酒阑得真趣,半醉卷书眠”即描述酒意将消时获得心境澄明之态。
从构词法分析,“阑得”属于偏正结构复合词,中心语义落在“得”上,“阑”则限定“得”的状态或条件。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但在古籍校注及方言研究中仍可见痕迹,如《近代汉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收录了其在宋元话本中表示“临近结束方能领悟”的用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词未被收录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等通用型辞书,建议专业研究者参考《汉语大字典》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进行深度考据。
“阑得”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现代已不常用,其含义及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释:
词义解析
指意外拾取或偶然获得某物,常见于历史文献。该词由“阑”(本义为栏杆,引申为边界、擅自)和“得”(获得)组合而成,强调非主动寻求的获得行为。
文献用例
使用特点
补充说明
部分资料(如)提到“得”的其他义项(如演算结果、适合等),但这些与“阑得”一词无直接关联,需注意区分。
慠俗半边草房畴垄答卷端闲富岁感恨高芬高楼寨之战蛤柱狗胆包天缑蒯汉口鑉鑪花辰槐槽讳名脚位叽哩嘎啦浄饭王纠杂橘籍伉衡麟省留客袂流羡理正词直摹拓跑堂儿的平渐穷急齐蓁蓁泉布雀鼠之争取与三官钱三笑图讪音始孩世济手礮霜颅雪颔思秋四时堂额饧粥腾翮天陈停免铜符沃埜乌衔肉乡旧小程小夥写手翕飞铣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