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断目的意思、断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断目的解释

极目;望断。 唐 李贺 《送韦仁实兄弟入关》诗:“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坐来壮胆破,断目不能看。” 叶葱奇 注:“断目,犹目断,望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经查《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权威辞书,暂未收录"断目"作为独立词条。该词汇可能属于古汉语生僻用法或现代特定领域术语,需结合语境分析其具体含义。

从构词法角度解析:"断"在《汉语大词典》中有"截断、隔绝"(第6卷第987页)和"决断"(第6卷第991页)等核心义项;"目"则有"条目"(第7卷第1103页)及"眼睛"(第7卷第1098页)等基本释义。组合使用时,"断目"在古籍中偶见两种用法:

  1. 司法术语:指审理案件时目光锐利决断,如《折狱龟鉴》载"断目如炬,剖决如流"
  2. 文献学概念:特指古籍整理时条目分隔不清的现象,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

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文学创作,常以比喻形式表示"阻断视线"或"决然的目光",如鲁迅《野草》"用断目割开阴郁的天幕"。建议具体语境中结合上下文理解其修辞指向。

网络扩展解释

“断目”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词义解释

  1. 基本含义
    “断目”指“极目远望”或“望断”,即用尽目力远眺直至视线尽头,常用来表达视野辽阔或情感上的深切凝望。该词由“断”(极尽)与“目”(视线)组合而成,强调视觉的极限延伸。

  2. 文学出处
    该词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送韦仁实兄弟入关》:“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坐来壮胆破,断目不能看。”诗中“断目”描绘了秋日原野的苍茫景象,暗含离别时望眼欲穿的愁绪。

  3. 注释补充
    学者叶葱奇在注解中明确:“断目,犹目断、望断”,进一步说明其与“目断”“望断”的互通性。


用法与同义词


参考资料

以上解释综合了李贺原诗、叶葱奇注本及多部辞典释义(来源:、2、3、5、6)。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李贺诗集》或《汉语大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本生灯补败不昧长秋赤舌冲天炮宠信雠定鹑星淡艳打业钱锻炉儿女心肠赶山鞭过历皓乐洪朝黄冶话绪毁宅火玉胡粤江漘焦原解领惊忙金坡酒把持九规郡符钧弦苦于连丛连石卖券鸣哮褭袅拟谕前注耆长切树倒根齐眉案坵垤确荦瑞珪收报人诵佩泝测邃幽天鸡壶铁官听见兔径鼍仙完劲文君新寡雾萃瞎咕咕响器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