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拒守的意思、拒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拒守的解释

据险坚守。《六韬·军用》:“羣寇飞鉤……以投其众,三军拒守。”《后汉书·南匈奴传》:“巨将餘兵万人屯 五原 、 朔方 塞,以为拒守。”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会转运使 王罕 巡行他州,闻贼至,亟还入 广州城 ,悉力拒守。”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壮节王公传》:“公合战,数不利,遂闭城拒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拒守”是汉语中一个军事防御类复合动词,由“拒”和“守”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指“凭借防御工事进行抵抗并坚守”。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冯异传》中“拒守箕关”的记载,特指依托险要地形阻止敌军进攻的军事行为。

从语义结构分析,“拒”强调主动抵御外来侵袭的动作,“守”侧重持续固守阵地的状态。汉典网(zdic.net)指出,该词在古汉语中常与“坚壁”“负隅”等词搭配使用,如《三国志》中“坚壁拒守”的用例,体现防御方占据地理优势的战术特征。

现代汉语中,《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其释义扩展至非军事领域,可指对原则、立场的维护,如“拒守道德底线”。但在实际语用中,该词仍多用于历史文献和军事著作,例如《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城池拒守”的战术分析。

权威典籍《孙子兵法》注疏中,王皙特别强调“善拒守者,必据形便之地”,这一注解被国学大师网(guoxuedashi.net)收录,佐证了该词在军事理论中的专业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拒守”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拒守”指据险坚守,即占据有利地形或条件进行防御,常见于军事策略或竞争场景中。与“拒绝防守”的误读不同,其核心在于利用地理优势固守(的释义存在偏差,其他6个网页均支持“据险坚守”)。

详细解析

  1. 词源与古籍用例

    • 最早见于《六韬·军用》:“三军拒守”,指军队依靠险要地形抵御敌人。
    • 《后汉书》记载屯兵于五原、朔方要塞“以为拒守”,凸显战略要地的防御作用。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历史战争描述或竞争对抗语境,例如:

    • 宋代司马光《涑水记闻》载王罕“悉力拒守”广州城;
    • 游戏或文学作品中形容角色“闭城拒守”。
  3. 近义词
    常见同义词为“把守”,均强调对关键位置的防御控制。

  4. 易混淆点
    需注意与“拒绝对抗”(主动放弃防守)区分,其本质是主动选择有利地形进行防守,而非被动拒绝。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例句,可参考《涑水记闻》《池北偶谈》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波罗爱恩哀恕八角茴香半舍闭閤思过博学多闻补述钞胥彻内彻外赤舌传令丛芮存注电波翻空繁林肥城奋发向上风景佛手瓜桂庑规旋海夫挥戈退日徽容觳苦奸法夾袢嘉应借条借纸搢朴积生濬文隽觾空窍枯立苦战笠冠蓑袂懞挣貈子佞言碰响乔吉青炜寝苫枕干球艺诠表十二度霜砧庶建死争退私亡脱卫星导航温恻瓮鉴闻所不闻笑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