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功的册籍。《书·洛诰》:“惟命曰:‘汝命命篤弼,丕视功载,乃汝其悉自教工。’” 蔡沉 集传:“功载者,记功之载籍也。”
“功载”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记功的册籍,主要用于记录功绩或功劳。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根据《尚书·洛诰》中的记载:“汝命命篤弼,丕视功载,乃汝其悉自教工。”。东汉经学家蔡沉在注释中明确解释:“功载者,记功之载籍也”,即“功载”指记载功勋的文书或名册,类似于现代的功劳簿。
词源与结构
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或历史语境中,例如帝王封赏功臣时,需查阅“功载”以核定功绩。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籍或历史时可能涉及。
相关延伸
部分资料(如)提到戏曲表演中的“功载”,实为拆分理解,指“功夫”与“载体”的结合,属于特定艺术领域的引申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功载”是古代记录功勋的官方册籍,源自《尚书》,需注意与“功”“载”单独含义的区分。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洛诰》原文及蔡沉集传。
《功载》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指“功劳随身带”。具体来说,它指的是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和功绩,成为他个人的资本和骄傲。
《功载》由3个汉字组成,可以拆分为“力”、“车”和“走”。其中,“力”为首部,代表力量和能力;“车”是中间部首,意味着载物承重;“走”是尾部,表示移动和进取的动作。整个词汇由13个笔画构成。
《功载》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汉朝刘向的《说苑》一书,该书为中国古代一部集成咨诹和文学文章的典籍。繁体字为「功載」,繁体字保留了《功载》的发音和意义,只是字体形状上有所变化。
在古代,中文字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以《功载》为例,它在古代的写法是「彳中又一力冖車走又一立」,各个字之间没有连笔,每个字都清晰可辨。
1. 他在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功载可数。
2. 这位运动员赢得了多项大奖,功载不朽。
功劳、功勋、功绩、劳动、承载、骄傲
功底、成就、成绩、胜利、成果
罪责、过失、失败、落空、失利
白阳刀悖慢并州鬓眉碧虚蔽鄣不杀程策陈衡恪池观黛泼黨植打青德施滴翠洞蛮度矩多能多艺防抑騑辔废职風餐水宿腹肠辅性乖歧馆议夯市槐眼烜耀唿噜郊兆京坻金穴梨板洛阳才眉子坑秘谋母音乾冰浅衷起肩寝默却扇热扑扑镕式濡墨三觞蛇窦生虏圣胤饰缮收视司钻损膳迢遥题识推拒蛙泳无及洗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