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脱字的意思、脱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脱字的解释

书刊中脱漏的字。《汉书·艺文志》:“文字异者七百有餘,脱字数十。”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海上述林>上卷序言》:“对于文辞,只改正了几个显然的笔误,和补上若干脱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脱”字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核心义项

  1. 脱离;离开

    指事物从原有位置或状态中分离。如“脱节”“脱险”。《说文解字》释为“消肉臞也”,本义与形体消减相关,后引申为分离㈠。

    例:脱缰之马(脱离束缚)

  2. 取下;除去

    表示主动移除附着物。如“脱帽”“脱水”。《广韵》注“他括切”,意为“解也”㈡。

    例:脱去外衣(除去衣物)

  3. 遗漏;缺失

    指文字或内容的疏漏。如“脱漏”“脱误”。《增韵》载:“脱,阙也”㈢。

    例:抄写脱字(文字遗漏)

  4. 轻率;疏略

    形容言行随意不拘。如“脱易”“轻脱”。《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有“轻则寡谋,无礼则脱”㈣。

二、引申与特殊用法

  1. 逃逸;摆脱

如“逃脱”“脱身”。杜甫《饮中八仙歌》有“脱帽露顶王公前”㈤。

  1. 中医术语

    指病情危重时气血耗竭,如“虚脱”“脱证”㈥。

  2. 副词用法

    表假设,相当于“或许”。如“脱有不测”(《后汉书》)㈦。

三、文字学溯源

“脱”为形声字,从“肉”(月)、“兑”声。本义与肉体消减相关(如“消肉臞”),后扩展为脱离、解除等抽象义㈧。其声旁“兑”兼表“脱离”意,体现汉字形声字声旁亦表义的特点㈨。


来源说明

㈠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㈡ 陈彭年《广韵》(上海古籍出版社)

㈢ 丁度《增韵》(《集韵》附编)

㈣ 《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㈤ 杜甫《杜工部集》(文学古籍刊行社)

㈥ 《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

㈦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㈧ 季旭昇《说文新证》(福建人民出版社)

㈨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脱字”指书刊、文献中因抄写、刊印等过程中遗漏或缺失的文字,属于文献校勘术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根据汉典和沪江在线词典的解释,“脱字”即“脱漏的字”,常见于古籍整理或文本校对场景。例如《汉书·艺文志》提到“文字异者七百有餘,脱字数十”,鲁迅在《海上述林》序言中也提到补正脱字。

  2. 成因与影响
    脱字多因抄写疏忽、刻版错误或保存不当导致,可能改变原文含义。例如提到《汉书》记载的脱字案例,说明其历史普遍性。

  3. 相关术语
    与“脱字”类似的还有“衍字”(多余的字)、“讹字”(错别字),三者合称古籍校勘的“三误”。

若需进一步了解“脱”的其他含义(如脱离、取下等),可参考汉典等来源的详细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安邦暗静宝所碑趺本道变戏法湢浴常戍僝事成然充天塞地聪悟醋酒待会顶呱呱定阅都都统读书得间番木瓜俸满高会鬼头翰飞闳耀后筵黄骍皇休假宁家羽霁氛饥苦紧打慢敲经济林觊欲客坊恳切烂火烂糟糟六纬里胥煤砖民仪凝命泥丸青舫情品虬结启臆圈地上首沙鸟蛇毛马角士子死键遂成汤婆体仁头眠望衡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