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头眠的意思、头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头眠的解释

蚕在生长过程中,第一次蜕皮前不食不动的现象,称“头眠”。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三一:“渐渐变色,随色加减食。至纯黄,则不饲。是谓头眠,不以早晚抬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头眠是汉语中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蚕业术语,特指家蚕幼虫在生长周期中的第一次蜕皮休眠期。其释义与用法如下:


一、基础释义

头眠(tóu mián)

指家蚕幼虫孵化后经历的首次休眠蜕皮阶段。此时蚕体停止进食,头部呈褐色并微微抬起,进入静止状态以完成表皮蜕换,标志着蚕龄从一龄进入二龄。该术语主要用于传统蚕桑生产领域。

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315页;《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12卷,第67页。


二、专业释义延伸

在蚕业生产中,头眠具有以下特征:

  1. 时间节点:发生于蚁蚕(刚孵化的幼虫)孵化后约3-4天,持续20-40小时。
  2. 生理表现:蚕体缩短发亮,胸足僵直,头部出现深褐色三角形斑纹(俗称"眠头")。
  3. 生产管理:需控制温湿度,避免惊扰,待蚕体头部蜕皮完全后及时"饷食"(喂食新鲜桑叶)。

    来源:

    《中国养蚕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第84页;《蚕桑生产技术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第56页。


三、术语关联与应用

头眠与后续的二眠、三眠、大眠共同构成家蚕的"四眠特性",是蚕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古籍《齐民要术》已有"蚕生三日,头眼顿僵"的记载(详见卷五·种桑柘),印证其历史应用。现代蚕业中,该术语仍用于描述蚕品种特性与饲养技术。

来源:

《齐民要术校释》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289页;《中国家蚕品种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第12章。

网络扩展解释

“头眠”是蚕业术语,指蚕在生长过程中第一次蜕皮前的生理现象,具体表现为停止进食、静止不动。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蚕进入“头眠”时,会经历首次蜕皮前的休眠期,此时蚕体颜色逐渐变黄,完全停止活动,为后续生长做准备。

  2. 文献依据
    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卷三十一中记载:“渐渐变色,随色加减食。至纯黄,则不饲。是谓头眠。”说明古人已通过观察蚕体颜色变化判断其进入头眠阶段。

  3. 生长阶段特征

    • 蜕皮周期:蚕一生需经历四次蜕皮(头眠、二眠、三眠、大眠),头眠为首次蜕皮前的准备阶段。
    • 颜色变化:蚕体由青色转为淡黄,最终蜕去旧皮,此过程持续约24小时。
  4. 农事管理
    养蚕人需根据蚕体颜色调整喂食量,当蚕完全变黄时停止供桑叶,待蜕皮完成后再恢复饲喂。

  5. 文化延伸
    农谚“头眠眠得崭崭齐,二眠眠得齐崭崭”反映了蚕群进入休眠阶段的整齐性,侧面印证了头眠在养蚕周期中的标志性作用。

别人正在浏览...

阿那贬贱宸掖祠醮催化裂化粗荦大底大客大面皮儿灯炬电阻合金都鹅方竹杖分鼎负算钢包格西关相寒疮含真台鯸鮧皇扃交镝教约旌奬旌羽看守内阁腊八醋榄香笼仗搂抱漏网之鱼卤气命干木表粘虫排间抛漾漆包线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青髓秦头琼林岐趋上咸五,下登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蜩蟉条头糕听诊统带同升頽毁佗志亡不旋踵聉顡乌爨弄无孔不入污水下关子篠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