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拖鞋的意思、拖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拖鞋的解釋

[slippers] 後半沒有幫的鞋子,一般不用系帶子或其它的東西

詳細解釋

後半截無鞋幫的便鞋。 張天翼 《春風》:“他拖上拖鞋--決計下樓去避開他們一下,好讓自己想一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拖鞋"是由"拖"和"鞋"構成的偏正式合成詞,前字修飾後字,特指一種穿着時腳跟可自由擡起的便鞋。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指"後半截沒有鞋幫的便鞋,多在室内穿用"(來源:《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6)。其詞源可追溯至清代《通俗常言疏證》,記載當時已有"拖鞋"稱謂(來源:《通俗常言疏證》中華書局,1958)。

從構造特征分析,拖鞋具有以下核心屬性:

  1. 功能性:後部無固定包裹設計,便于穿脫,《漢語大詞典》将其描述為"沒有後幫的鞋子"(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
  2. 使用場景:主要適用于居家、休閑等非正式場合,《中國民間服飾藝術》指出其與禮儀性鞋履形成功能互補(來源:《中國民間服飾藝術》中國紡織出版社,2008)
  3. 材質多樣性:涵蓋塑料、棉布、皮質等材料,現代工業發展催生EVA發泡、記憶棉等新型材質(來源:《中國輕工業标準彙編》中國标準出版社,2020)

在文化符號層面,拖鞋承載着地域特征。嶺南地區稱"屐",北方多稱"趿拉闆兒",閩南語系保留"淺拖"等古漢語表述(來源:《中國民俗大系》甘肅人民出版社,2003)。

網絡擴展解釋

“拖鞋”是一種專為室内活動設計的鞋類,其特點是便于穿脫,通常不用于戶外行走。以下是關于“拖鞋”的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拖鞋”由“拖”和“鞋”組成:

2.功能與用途

3.常見類型

4.文化意義

5.注意事項

若需了解具體材質、品牌或曆史演變,可提供更具體的方向以進一步補充。

别人正在浏覽...

哀兇霸德柏梁宴巴牋杯中醁布車摻槌犓豢悼慄燈火德讓底掌多方方程式凡小繁屑分剖縛褲豪矢緩服歡嘯谏誡鋸屑霩清老衲蠟千兒良宵好景六甲窮日柳煙簏簌煤油盟邦明廉暗察旁壓力狓猖企逮寝不聊寐七篇秋吹勸酧拳頭産品權禦曲殺忍心害理日域阮貂換酒沙場生而知之神禦設舝史君實驗室提按天恩祖德洿嘩五台山鄉董香茵屑懷亵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