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鼍更的意思、鼍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鼍更的解释

指更鼓声。因鼍夜鸣与更鼓相应,故名。亦指战鼓声。 宋 韩驹 《次韵王给事观殿试唱名》:“我老倦随宫漏水, 江 南 江 北听鼉更。” 宋 陆游 《夏夜》诗:“六尺筇枝膝上横,中庭岸幘听鼉更。”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厥后 蔡牵 往来 闽浙 ,公首荐 壮烈伯 李公 俾为统帅, 壮烈 成名, 牵 亦寻灭,鲸浪遂息,鼉更不惊。”参阅《埤雅·释鱼》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鼍更”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与更鼓、战鼓相关,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释

  1. 基本含义
    “鼍更”读作tuó gēng(注音:ㄊㄨㄛˊ ㄍㄥ),字面指更鼓声或战鼓声。因鼍(扬子鳄)夜晚鸣叫与古代夜间报更的鼓声相似,故得名。

  2. 引申含义
    在文学作品中,也借指战鼓声,常用于形容战场或军旅场景。


二、来源考据


三、文学例证

  1. 宋代诗词
    韩驹《次韵王给事观殿试唱名》:“江南江北听鼍更”,陆游《夏夜》:“中庭岸帻听鼉更”,均以“鼍更”比喻更鼓声。
  2. 清代文献
    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中,“鼉更不惊”指战乱平息后的安宁,此处“鼍更”象征战鼓声。

四、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该词已不常用,主要出现于古典文学研究或引用古诗文时。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埤雅·释鱼》或宋代诗词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鼍更

鼍更是一个汉字词语,从字面上看,它由“鼍”和“更”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鼍(tuó)的部首是“鱼”,它的总笔画数为16;更(gēng)的部首是“曰”,它的总笔画数为7。

来源

“鼍”一词最初出现在《尔雅》中,是指一种古代传说中的大蛇。根据传说,鼍是一种常常栖息在水边的巨型蛇类生物,它有着巨大的身躯和强大的力量。

繁体

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鱵」。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鼍的写法较为复杂,常采用讹变写法。例如:「尮更」、「牘更」。

例句

1. 他的力气大得像鼍一样。

2. 这部电影的特效让我联想到了古代的鼍。

组词

鼍形 鼍力 鼍鱼 鼍神 鼍属性

近义词

大蛇 蟒蛇 水蛇

反义词

小蛇 虫子 毒蛇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